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农业厅水产局畜牧局关于当前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意见的通知

  1、粮食作物:
  要在稳定粮食总量并确保逐年有所增加的前提下,优化品种结构。要调减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劣质早籼稻面积,将部分高坑田、水尾田、望天田改种玉米及其他杂粮。到2005年,早稻面积要力争调减到1550万亩,占稻谷面积的45%,比1998年下降3个百分点;玉米面积要扩大到1000万亩,占粮食面积的18%,比1998年上升3个百分点。要扩大优质稻面积,提高优质稻比例。要在积极推广高产品质较优的杂交稻组合的同时,根据市场需要,适当推广接近或达到部颁H级标准的优质常规稻品种。到2005年,优质稻面积要达到2650万亩,占稻谷面积的77%,比1998年提高56个百分点。
  调整的重点区域是:优质稻种植重点放在商品粮调出较多的地区;早稻种植面积调减改种玉米、杂粮的重点放在人均水田面积较大、水源不保证的地、市、县(区)。
  2、油料作物:
  适度扩大花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和总产;稳定油菜种植面积,努力提高“两低”(即低芥酸、低流着)油菜比重,向优质油菜发展;在扩大油葵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主攻单产。到2005年,全区油料总产要达到65万吨,比1998年增加10.6万吨。
  3、经济作物:
  (1)甘蔗生产。要调减面积,优化布局,建设“吨糖田”,提高糖分含量。全区的甘蔗种植面积要从现在的800多万亩逐步调减到500万亩左右。重点布局在南宁、柳州地区,适度布局在钦州、贵港市和百色、河池地区。限制开荒种蔗,严禁毁林种蔗,凡25°坡以上的蔗地必须退蔗还林。
  (2)水果生产。在果树种类结构上,继续以南亚热带水果为主导,适当扩大淡季、时令小水果的比例。在品质结构上,要多发展名、特、优、稀水果,淘汰老、旧、劣质品种,发展加工型品种。在成熟期结构上,要疏中间促两头,做到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到2005年,全区果园面积稳定在1200万亩,投产率达到75%以上,名、特、优水果比例要占80%以上;早、中、迟熟品种的比例要调整为3:5:2,改变目前中熟品种比例占80%以上的状况;鲜销与加工水果的比例要由目前的9:1调整到6:4。
  (3)蔬菜生产。要围绕冬菜和夏秋反季节蔬菜两大特色优化品种结构。全区每年蔬菜生产面积稳定在1200万亩左右,其中,冬菜面积700万亩,夏秋反季节蔬菜200万亩,高效精细蔬菜200万亩,其他加工类蔬菜100万亩。在布局上,重点发展百色、南宁、钦州、北海、玉林等地、市的南菜北运和以广东、港澳等地为主要市场的名优冬菜生产;充分发挥贺州、桂林、柳州、河池等地、市的气候优势,发展反季节淡市蔬菜品种。同时,加快发展食用菌、加工类优质蔬菜和粮菜型兼用品种的生产。
  (4)其他经济作物。烟叶生产按照市场需求实行严格的计划控制,制止盲目发展,避免大起大落,到2005年,全区计划种植26万亩,重点在贺州、百色、河池、柳州、玉林等地、市种植;花卉生产要以立足区内市场为主,逐步面向国内外市场。重点在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等市开发花卉,有条件的地、市可侧重发展绿化苗木、草皮、食用窨茶花、药用花、盆花、鲜切花等名特优观赏花木和绿叶类品种;茶叶生产要以无性系良种茶、名优茶和无公害茶产品为主导,提高我区茶叶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从2000年起,每年新建高效良种茶园1.5~2.5万亩,到2005年,全区茶园总面积要达到50万亩;桑园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重点放在南宁、柳州、河池地区和柳州市。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