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技园区要增强对创新人才的凝聚力、对国内外投资的吸引力、对传统产业的辐射力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成为基础设施完善、信息网络发达、企业富有活力、环境清新优美、文化氛围浓郁、具有现代气息的智能化科技园区。
6.按照“统筹规划,以人为本,面向市场,坚持开放”的原则,举全市之力,把中关村科技园区规划好,建设好
一流的科技园区需要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以及高质量的环境支撑。加快制定科技产业规划和科技园的空间规划,重点是做好科技创新中心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和环京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区的规划。近期规划建设的重点工程是“一路、一城、一园、一网”,即贯穿东北与西北郊的城市轻轨铁路、中关村西区高科技商贸中心和东区科学城的改造、国家级软件园、高速宽带多媒体信息网。
7.强化中关村辐射功能,带动首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要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首都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紧密结合。通过联合开发、技术转让、资产重组、电子商务以及业务外包等多种方式,引导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资源向首都其他区域、产业渗透和扩散。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含量高的服务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实现首都产业结构的轻型化、知识化。
集中力量抓紧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心区和发展区的生物城、软件园和西三旗新材料基地的建设,引导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资源向区县工业小区辐射,逐步形成环京高新技术产业带,构建产业领域相对集中、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格局。
建设中关村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使之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与外界沟通的重要节点和首都信息化的辐射源,使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信息化示范区。按照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规划并推进全市宽带网络和数字北京的建设。
抓住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以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制定并完善首都电子商务规则和优惠政策,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大力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加快体制改革,运用市场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8.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把技术创新和企业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国有企业要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作为企业摆脱困境,提高企业素质和竞争力的关键措施,把提高经济效益转到依靠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轨道上来,形成以技术创新求生存、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
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建立健全技术中心,增加研究开发经费。大中型企业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要达到年销售额的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5%以上。研究开发经费中要有一定比例用于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以合同的形式委托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研究开发,或共建研究开发机构,按照企业的需求开展科学技术工作。
企业的技术改造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发挥已有的基础和优势,注重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结合。技术改造起点要高,要围绕增加品种、提高质量和效益来进行,决不能简单扩大生产能力。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的技术改造投入,支持一批对国民经济有战略意义和有市场、有效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鼓励企业采用国内技术和国产设备,提高装备国产化水平,带动国内机电产业的振兴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