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意见

  这四个基地的建设,是落实国务院关于中关村科技园区批复的重要举措。要统筹规划,充分论证,加快建设步伐,力求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3)实施八个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
  --数字北京工程。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首都信息资源;通过实施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发展信息家电、网上教育、网上医疗,建设信息化社区,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
  --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产业化工程。通过制定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产业化专项政策,积极开展专用芯片设计、数字信号发射及接收设备研制、接收机软件平台及应用软件开发、显示器件开发等项工作,推动北京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产业化的发展。
  --大直径半导体硅晶片及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化工程。通过8英寸硅单晶的开发研制、抛光片生产线、0.25微米工艺水平生产线的建设,以及6英寸0.35微米工艺水平集成电路生产线的改造,为本市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奠定基础。
  --能源结构调整及清洁燃烧技术产业化工程。根据首都能源结构调整规划,开发多种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清洁燃烧及清洁燃料汽车等技术并实现产业化。
  --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品产业化工程。通过大力推进人血代用品、基因工程药物等项目的产业化,带动北京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迈上新台阶。
  --绿色食品及良种工程。以无污染、优质高效农产品和籽种产业的发展,带动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工程。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水资源统一管理、节水、地热利用、雨洪控制及地下水回灌、污水处理后资源再利用等技术,科学利用北京地区的水资源。
  --北京“无氟”城市工程。按照国家环保规划总体要求,尽快减少臭氧层消耗物质的使用和泄漏,推动相关技术的研究和设备生产,发展示范小区和示范产业,为北京成为绿色城市创造条件。
  以上八个项目既代表了新的产业领域,又体现了首都经济的发展方向,经引导多方投入,实施动态管理,尽早形成产业规模。
  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是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着力点,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全力以赴,联合攻关,务求突破,以带动首都创新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以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为龙头,带动首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5.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关村科技园区
  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精神,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立足首都、面向全国的科技成果孵化和辐射基地,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到2005年,中关村科技园区初步完成“一区五园”(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北京电子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开发建设,构筑环京高新技术产业带;信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成为增速最高的产业,建成全国最大的新材料产业创新基地;高增值服务业成为增长最快的税源之一。争取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把中关村建设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