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意见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必须从体制改革入手,激活现有科技资源,从市场需求出发,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引导科技活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积极迎接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北京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努力吸纳全球创新资源,在竞争、比较、交流、合作中创新与发展,把北京建设成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必须合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政策引导,务求取得实效。
  2.必须着力推进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
  通过整合首都科技资源,挖掘现有潜力,在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设计单位、金融机构、市场中介组织以及各级政府之间,形成以创新为总体目标的交流渗透和协同互动的区域创新网络。通过知识、技术、体制、政策和管理的创新,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从整体上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首都经济发展的活力。
  要充分发挥首都科技资源优势。市属有关部门要建立与中央在京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定期联系制度,将其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纳入首都科技、经济发展规划。采取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鼓励其兴办高新技术企业、与企业联合成立技术开发中心以及向企业转让技术成果。积极探索本市与中央在京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实行网络互联、信息共享、设备共用,尤其是联合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科技园以及专业化的产业基地。
  3.技术创新的目标和重点
  技术创新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产业化,培植壮大科技实力和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从现在起到2005年,全市新建20个国家级和市级研究开发中心、设计中心、工程中心以及30个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和创业支撑体系,产生一批世界先进的技术创新成果和有较高市场份额的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22.6%提高到34%,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6.9%提高到10%。
  围绕上述目标,必须着重抓好重大技术和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
  加速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冶金、石化、机械、建材等基础工业和一般加工工业,要广泛运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新型管理方式,大幅度提高投入产出效益。要注重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嫁接,大力开发有利于开拓国内外市场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技术附加值。通过工业布局调整,完善城市功能结构和产业布局,在此过程中力求实现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优化升级,决不能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简单平移。
  突出抓好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集中力量重点支持具有良好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的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首都特点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从整体上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提高服务业的知识含量。大力推动和发展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化基础之上的新兴服务业,加快高新技术在金融、咨询、贸易、文化等服务领域的推广应用。重点发展科技咨询业、设计产业、信息服务业和投资、金融、教育培训等已有一定基础的知识产业和行业,推动新兴网络服务业的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