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加快种植业、养殖业品种选育和改良。“十五”期间,大力推广生物工程技术在植物、动物育种方面的应用。选育和推广50个种植业新品种,其中抗病害、抗倒伏、脱水快、亩产800公斤以上生产潜力的玉米品种4至5个;高蛋白、抗病害、亩产300公斤以上生产潜力的大豆新品种4个;优质、抗病、适应性强水稻丰产品种5至6个;各类专用型小麦品种3至5个。养殖业选育出高乳脂、产奶8吨以上奶牛优良品种;通过三元杂交对生猪进行改良,出栏率提高15%,瘦肉率提高3%以上;综合运用杂交技术,改良肉牛,培育肥牛;运用多倍体诱导技术,培育鱼类名优新品种。
  积极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到2010年,全省地表水拦蓄水能力由现在的11%提高到20%,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0万亩,旱田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灌溉水利用率从30%提高到60%左右。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喷灌技术,水利用率达80%以上,增产幅度达20%以上;干旱缺水地区和棚室生产要推行滴灌技术,水利用率达95%以上,节水50%以上,增产35%左右;稻田区推广湿浅节水灌溉技术,亩节水200立方米;对传统的土渠采用渠道防渗技术进行改造,水利用系数提高0.3。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到2005年,建设绿色食品基地190个,绿色食品种植面积1472万亩,产值达136亿元,年递增率达15%以上。组建绿色食品集团,形成大规模程序化生产、加工和经营。开发粮油、乳制品、畜禽、果菜、酒及饮料、林特产品、豆制品、甜菜糖等9大绿色食品系列。种植业重点推广抗病虫害良种、测土配方施肥、复合肥、微生物肥和生物农药以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畜牧业在良种与良法、绿色饲料开发上重点突破。
  抓好生态农业建设,研究、开发和推广一批适合我省不同地域生态建设的生物工程技术。建立健全农业工厂化技术体系。运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提高全省农业资源管理与监测、农业自然灾害测报预警、植物生长动态监测与预报技术水平。
  (三)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我省经济结构升级和优化。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把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与压缩过剩生产能力相结合,与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相结合,与引进、消化、创新相结合,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十五”期间,使我省重点骨干企业主要装备技术水平达到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主导产品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在石化行业,要应用国际先进采油技术,提高石油采收率,稳定石油产量;发展精细化工产品,使精细化率由20%提高到30%;采用大容量、全自动密炼及高精度压延、复合挤出技术,使轮胎子午化率由目前的12%提高到45%;发展高浓度复合肥,占化肥的比例由10%提高到40%;抓好农药技术开发,发展高效、低毒、安全、低污染农药新品种。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