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育的范围、重点和时间安排
教育的范围主要在全省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进行,其他公有制企业也可根据实际参照开展。
教育的重点对象是企业的经营者、领导班子成员、党员和生产经营骨干,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经营者和领导班子成员。要集中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组织重点对象认真学习贯彻四中全会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并紧密结合本企业的具体实际和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教育,着重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在重点组织好企业领导和党员学习的同时,要重视做好对职工群众的宣传工作,让职工了解四中全会的主要精神,认清企业的形势和任务,理解、支持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要特别重视改制企业和困难企业的教育。这些企业是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职工的思想问题往往更多一些,更需要加大教育力度,把广大职工思想统一到四中全会精神上来。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要深入到这些企业中去,和企业的党组织、经营管理者和广大职工一起研究探讨企业改革、解困和发展的具体措施,努力实现“三年两目标”。
整个教育活动11月中旬在全省全面展开,明年春节前基本结束。各企业可从实际出发,安排集中教育活动,时间一般在半个月左右。各市(地)、县(市、区)对所属企业的教育可以根据各地实际,作出部署和安排。
四、努力改进方式方法
教育活动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切实提高教育实效。企业领导和党员、生产骨干的教育,可分别采取短期培训、上党课和其他各种方式进行。职工群众的教育可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形势报告会典型经验交流会。企业领导与职工民主对话等方式,组织学习四中全会精神,宣传介绍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与本企业的目标任务。
要重视教育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增强吸引力和说服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切实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要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在开展思想教育的同时,立足于真正解决一两个突出问题,以推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要认真总结并大力宣传我省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成功经验,特别是那些在困难的条件下,抓住机遇,勇于改革和创新的成功经验,用生动形象的典型事迹,对干部职工进行有说服力的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巡回报告。要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企业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增强主题教育的吸引力。要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针对社会上对国有企业存在的种种模糊认识,通过开辟专栏、专题,开展讨论等形式,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释疑解惑,以理服人,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