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优化结构,构筑我省开放型经济的产业框架。要全面推进一、二、三产外向发展,更有效地配置生产要素,参与国际竞争。大力拓展外向型农业,扩大农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和层次,发展效益农业。提高第二产业竞争力,发挥我省比较优势,接受国际产业和技术转移,加快发展现代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商业、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旅游、科研、教育、中介服务等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进程。
7.统筹规划,确立我省开放型经济的目标框架。我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增强国际竞争力,服务浙江经济,提高全省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实现从“外贸大省”向“外经贸强省”的跨越。外经贸的发展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提高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净出口对GDP增长的拉动度,提高对外贸易的工业依存度,提高外经贸对社会就业的贡献率,提高对外贸易的规模和效益,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与质量,提高外经工作的能力与档次,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拓宽思路.健全体系,实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战略
8.实施“大经贸”战略,完善外经贸发展体系。“大经贸”战略,是一项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的发展战略,需要建立由各类企业广泛参加,各项经贸业务相互融合,经营集约高效,市场布局合理,抵御风险能力强的外经贸体系。要大力发展商品贸易,大步推进技术贸易,大胆探索服务贸易,实现外经贸的经营主体多元化、贸易方式多样化、经营发展集约化和管理方式市场化,促进外贸、外资、外经“三外”结合,协同发展。
9.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培育开放型创新体系。“科技兴贸”是改变我省出口商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结构不合理的必然要求。要积极培育发展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时把高新技术积极输入传统产业,提高传统出口商品的附加值。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强科贸、技贸、工贸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海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面向国际市场的创新体系。
10.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优化商品结构和市场布局。“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是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和档次、提高对外竞争力的长期战略任务。要重点扶持出口骨干商品,培育和开发名牌产品出口,形成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浙江出口商品群。按照重点突破、多元发展、全方位开拓的要求,优化出口市场布局。深度开发欧美出口市场,巩固、发展对亚洲市场出口,积极开拓非洲、南美、中东、俄罗斯、东欧等市场。
11.实施“大高新”战略,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大高新”是结合浙江实际、实现利用外资新突破的战略设想。“大”就是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加大与跨国大企业、大财团的合作,建设重点项目。“高”就是提高利用外资的层次,促进外资在一、二、三产业的布局更为合理。“新”就是拓展新领域,在金融、保险、外贸、商业、旅行社、中介服务和教育、医疗等领域取得突破;引进新产业,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个体私营、乡镇企业积极利用外资。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