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办好各县(市、区)职教中心,发挥100所农村示范初中的作用,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农村初中”创建活动。要搞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分流教育,把农村初中教育和实施“绿色证书”制度结合起来。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提高农村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比例。
三、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各级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的工作方针,继续贯彻“坚持方向性,强调基础性,注重实效性”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市、县(市、区)政府要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完善管理体制,设置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德育工作。要在学生中普遍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小学思想品德课、初中政治课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工作,教育学生懂得如何做人。
年内将召开全省学校德育工作会议,评选和表彰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制定定期评选德育特级教师和设置中小学教师德育职称评聘系列等政策。
切实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省有关部门要制定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工作方案。建立内部通报各市未成年人和在校学生犯罪率制度。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公安部门要切实重视工读教育,尚无工读学校的市要逐步建立工读学校。已建工读学校的市要尽快解决招生、办学和学校管理中的问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坚强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抵抗挫折的能力,纠正心理脆弱及各种不良表现,提高他们的自立、自理能力。同时要重视提高全体教师心理素质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业务能力。
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育。建立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机构和各级各类社会实践基地及社会服务点。确保中小学生学工、学农、学军和社会实践课程的课时,安排一定的在校劳动时间、节假日公益劳动和志愿者社区服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