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冀字[2000]23号)
为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现就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及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摆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
1、青少年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对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乃至一生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保证作用。要迎接21世纪国际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加速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使中华民族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施科教兴国的根本。
2、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去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教育的整体水平仍然偏低,无论在人才培养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特别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地方和学校办学思想还不够端正,重智育轻德育、重书本轻实践、重灌输轻创新、重校内轻校外的倾向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手段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需要和青少年发展的特点;一些地方和学校忽视师德建设,少数教师不能为人师表,个别地方育人环境还有待改善,造成少数青少年学生理想信念淡漠,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图谋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的斗争、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以及社会上腐败、丑恶现象的负面影响,都对加强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从国运兴衰、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新时期加强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3、要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正确处理德育与智育的关系,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地位,并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必须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重视学生个性、潜能和特长的发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必须正确处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改变传统封闭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社会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必须正确处理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的关系,坚持依法治校、从严治校,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必须正确处理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关系,坚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形成育人合力;必须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克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