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坚持“重在建设”,把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作为建设文明城市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抓好文明社区建设。社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基础。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适时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管理工作意见,进一步明确“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强化街道(社区)的综合管理和服务功能,并努力形成社会齐抓共管的机制。去年8月,100家市级机关单位与社区结成共建对子,广泛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办百家事、解百家难”的“四百”凝聚力工程和以“手拉手、邻帮邻、共建和睦大家庭”为主题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并抓住市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楼道革命、美化亮化、拆违建绿等活动,使绝大多数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全市481个社区创建面达100%,累计达标率在50%以上,涌现出一批“文明社区示范点”、“安全文明小区”、“优秀物业管理小区”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领先水平的优秀小区。
大力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主题,以创一流业绩,树良好形象为主要目标,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文明行业的创建标准,特别对21个窗口行业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创建要求,登报公开了这些行业的创建承诺服务内容,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制定了《杭州市文明行业建设管理办法》和《杭州市文明服务示范点达标考核办法》,组织行业职业道德“十杯”竞赛,大力培育文明服务示范点,命名了23个文明服务示范点。同时,积极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大刀阔斧进行审批制度改革,第一批削减审批项目314项,使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大力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楼群文化、家庭文化活动。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出发点,组织了杭州民间艺术展览、西湖焰火晚会、大型灯会、广场交响音乐会、夏季社区广场文化汇演等全市性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城区、街道(社区)及单位自办的歌舞、游园、踩街等小型广场文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社区文化、楼群文化、家庭文化异彩纷呈,各具特色,培育了一大批群众文化骨干和文化活动队伍。以“扩大对外交流,展示杭州形象”为目的,先后举办一年一届的杭州艺术节、西湖国际旅游节等大型文化活动;还举办了西湖之春旅游节、杭州国际金秋旅游节、国际友好马拉松比赛等旅游文化活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实施文化精品建设,繁荣文艺创作,积极开展优秀精神产品的展演、展播活动。
把握文化前进方向,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目前,已建成了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中国印学博物馆、杭州红星文化大厦、杭州艺术学校,投资近6个亿的杭州大剧院也将在年内破土动工。在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方面,都事先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如吴山广场、城隍阁、河坊街、灵隐景区扩建、雷峰塔重建、杭州大剧院等建设方案都是经群众广泛讨论、投票而决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