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框架
通过组建上海市小企业服务中心,与现有的行业性服务机构、社会化服务机构、区县设立的服务机构以及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相联系,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调动和吸引各方面的力量,在人才、技术、信息、市场开拓、法律咨询等方面加强对小企业的服务,切实帮助小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扶持小企业健康发展。
围绕小企业的发展,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行政服务;行业协会等组织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制定和完善同业经营准则,引导和规范会员机构的服务行为;各类市场中介机构要积极拓展服务功能,提供公正、全面、有效的服务。
(二)服务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和各阶段的目标
结合上海市小企业的实际情况,试点工作将在推进政策落实、组织创业培训、建立信用担保、加快信息服务等四个方面有所突破。
1.狠抓小企业政策的全面落实。要继续全面贯彻《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本市小企业发展的决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本市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年内基本完成清理小企业注册前置审批项目、制定小企业欠薪保障费收缴办法、小企业注册“并联审批”试点、制定三类鼓励型小企业标准、建立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工作。从下半年起,开始着手做好向小企业发放收费卡试点、建立信息统计分析制度、小企业依法破产试点、推行小企业“一卡一码”制度、理顺小企业经济社会管理关系、放宽小企业与外商合作条件、实行小企业风险预警制度等政策措施的工作。
2.全力抓好以创业为主的各类培训。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提出今后三年上海每年要净增10万个工作岗位的要求,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要突出抓好创业培训。培养一个创业者比培训几个职工更重要,培养创业者具有就业的放大效应。今年将通过学历培训、上岗培训、转岗培训、再就业培训和专业技术证书培训等“五大培训”,实现受训人员7万人(次)。在此基础上,明年将同上海部分高校合作,开设高级管理人员和高新技术专业人才的培训,受训总人数超过10万人(次)。
3.探索建立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目前,上海已经建立了多层次的小企业担保体系:一是市级担保公司。由市财政出资,与中央有关部门合作成立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该公司已经成为为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的主渠道,主要为科技成长型企业、都市型工业企业和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社区服务型企业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融资担保。中投保上海分公司己与7家商业银行签约联合开展小企业授权信用担保业务,担保受理点有170多家。由银行对企业贷款申请进行审核,银行同意贷款的,报中投保上海分公司审核是否提供担保,如同意则银行放款。中投保上海分公司一般担保贷款本金的85%,银行承担15%的风险。对数额较小的,可以免于提供反担保。二是区县担保机构。各区县基本都筹建了以财政出资为主的担保机构,大多采用会员制,由会员单位交纳保证金,由担保机构接一定的存贷比例为会员提供贷款担保。担保机构与银行约定对担保机构的资金放大一定的比例放贷。三是互助担保组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贷款担保,以解决临时性的资金困难。四是商业性担保机构。由民间出资,通过担保服务,取得一定的收益。这类公司主要为符合其利益的企业提供各类担保服务,不限于融资担保。为了形成有效率的信用担保体系,规范运作,分散风险,要探索再担保模式。市财政将出资2000万元,准备筹建市小企业信用担保支持中心,为各类小企业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业务,重点扶持以民间资本为主的互助担保机构。在资金来源上,逐步形成政府资本、商业资本、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格局。市小企业服务中心均要筹建担保机构,并与民间担保机构进行合资合作,以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小企业担保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