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快绿色食品加要企业的发展步伐。采取措施,切实解决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分布散、带动能力差的问题,促进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依托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通过优惠政策扶持,新建或改建一批大中型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尤其是吸引有著名商标产品和有特色的大企业加入绿色食品加工行业,通过技术改造转型并轨,向绿色食品系列产品开发、精深加工方向延伸,不断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培育发市场中介组织,推行龙头企业联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生产加工销售模式,正确处理产、加、销各方利益关系。龙头企业可以采取租赁土地、合同订购、系列服务、价格保护、利润分成、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与基地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实现产业化经营。同时逐步建立与绿色食品开发相配套的服务体系,培育完善绿色食品批发市场,形成贯通城乡、辐射省内外的市场网络。有计划地在绿色食品主产区建设一批专业批发市场,或依托省内外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绿色食品专区。力争五年内,在济南、青岛、烟台等城市的超市,建设绿色食品专柜,并逐步形成连锁超市,以适应消费需求。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博览会、展销会、经贸洽谈会和在因特网上建立绿色食品网页等途径,全方位展示我省绿色食品,以创造优良的市场环境。
(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绿色食品科技含量。加大科技推广和技术创新力度,把绿色食品特有的生产要求同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注重技术创新,不断强化生物工程技术的主导作用。加快绿色食品生产及加工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发展一批绿色食品技术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在不同生态区建立绿色食品高新技术示范区,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推广一批国内外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先进技术,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建立完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指导管理体系。绿色食品开发涉及多部门、多环节,各级政府要加强绿色食品工作管理体系建设,抓住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切实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要逐步建立完备的环境监测、产品质检和市场监督管理体系。要根据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加快相关产业的开发,逐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种子、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植物食品添加剂等配套生产供应体系。严格市场管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我省绿色食品信誉。研究制订统一、科学、实用的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技术标准,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标志,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