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主要目标:确立一个新的群众经济技术工作的载体;培养一批掌握一定科技新知识和新技能的人才;建立健全一套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的工作制度;培育一种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取得一批重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
六、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以开展向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一汽集团公司工人李黄玺同志学习,做经济技术创新模范活动为载体。李黄玺同志是一位有着高度主人翁责任感,通过刻苦自学,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强烈创新精神的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全省广大职工都应该向李黄玺同志学习,爱岗敬业,不怕困难,勤奋学习,勇于创新,为促进我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功立业。
七、提高广大职工的科学文化技术素质是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前提和基础。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必须在广大职工中大力普及科技新知识。要通过对职工进行科普教育,组织职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开展多种文化技能培训,大力提高职工的科技文化水平,开发职工的智慧和潜能,增强广大职工群众的创新能力。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
八、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工作重点:一是岗位技能培训。要进一步加大岗位技能培训和学习新技术的力度,开展多层次、多门类、多样化的培训,引导教育职工树立知识观念、创新理念和终身学习意识,大兴学习之风、钻研技术之风,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岗位技能水平;培训内容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务求实效,组织职工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微机管理、创造学等现代科技知识,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鼓励和支持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职工到电大、业大、函大学习,鼓励职工立足本职,自学成才;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和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要求的知识型工人队伍。二是岗位技术创新。要紧紧围绕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推广、应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项内容,在企业中开展领导干部、科技人员、一线技术骨干“三结合”的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扭亏增盈活动;在车间班组中广泛开展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增产节约竞赛活动。通过上述活动,把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三是岗位协作攻关。要充分发挥技术工人、能工巧匠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进行中间试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骨干作用,针对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开展企业内部或跨企业跨行业的技术协作、技术攻关、技术嫁接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