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政府体改办等八部门制订的《上海市贯彻变<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六、推进企业医院改革。企业医院是上海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打破条块分割,把企业医院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实行统筹管理。要加强分类指导,对条件已经具备的企业医院,可按照产权转让、资产重组,以及改为内部医疗机构或实行关停等形式,对企业医院进行改革,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领导,使企业医院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
  七、转变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搞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扩大公立医疗机构运营自主权,建立权责明晰、富有生机的医疗机构管理体制,使其成为实行自主管理的法人实体。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大力加强经济管理和质量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根据任职标准,对院长实行公开竞争、竞聘上岗、择优聘任。要全面实行聘用合同制,根据按需设岗、精简效能的原则定编定岗,公开岗位标准,鼓励员工竞争,形成留得住、流得动的机制。完善分配制度改革,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根据体现医务劳动价值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相结合的分配原则,实行优劳优得、多劳多得。 根据卫生系统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建立上海卫生人才专业市场,完善上海卫生人才交流中心功能,开展委托管理,引入人事代理,加强人员培训与交流,促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合理分流,适应医疗服务市场的需求。
  八、实行病人选医生,促进医疗机构内部改革。实行病人选医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行病人选医生要与实施聘任制和目标责任制相结合,与改革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相结合,与积极培养青年医生相结合。本市所有医院在专家门诊和特诊部统一实施医生挂牌服务;在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普通门诊全面实施病人选医生;二级以上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在普通门诊逐步推广病人选医生。医院可从实际出发,将住院部各科医务人员按不同级别合理组成若干个医疗组,供病人选择。
  九、稳步推进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做到将公立医疗机构的后勤管理与后勤服务职能分离。在后勤服务中心的组织推动下,按“人随事走”的原则,将后勤服务职能和人员从医疗机构中规范分离出来。要打破医疗机构隶属关系的界限,加快医院后勤服务资源的整合,选择若干项目组建社会化的后勤服务实体,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医疗机构物流管理改革。通过这些改革,真正达到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减轻病人负担的目的。
  十、改进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方便病人选择医院就医。随着本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化,在个人医疗帐户建立后,参保人员可凭医疗保障卡根据需求和支付能力在全市范围选择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为减少病人选医院的盲目性,合理分流病人,有效利用医疗资源,要加强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以多种形式向社会发布与医院医疗服务相关的信息,方便病人自主选择医院。根据不同级别医院,采用不同收费标准和不同个人自负医疗费比例,用市场调节促进病人合理分流,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医疗服务格局。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