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实行标准周期预算管理。标准预算周期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财政决算3个阶段构成,起始于上年初,终止于次年6月,共30个月。预算编制阶段,时间自上年初至本年12月,主要任务是编制省本级年度财政收支预算和部门预算;预算执行阶段,时间是从本年1月至12月,具体包括收入征缴、支出资金拨付和预算调整几个环节;财政决算阶段,时间从次年1月至6月,主要任务是完成年度预算的执行审核和决算工作。
三、预算编制审核的运行程序
预算编制审核运行程序分为十个步骤。第一步,省财政厅发布下年度预算编制的意见,包括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有关政策定额;第二步,部门按省财政厅制定的预算编制意见向其下属单位部署预算编制工作,审核、汇总、编制部门预算建议计划,将汇总的部门预算和分户的基层单位收支计划,报省财政厅审核;第三步,省财政厅对部门报送的预算建议计划提出审核意见,下达预算支出控制数;第四步,各部门根据支出控制数调整编制部门预算建议计划报省财政厅审核;第五步,经省财政厅审核汇总,向省政府常务会议提出本级政府预算草案及各部门预算;第六步,预算草案提交省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第七步,预算草案经省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后,形成正式的省本级预算;第八步,省财政厅根据省人大批准的预算,直接将预算批复到各部门;第九步,预算执行;第十步,预算年度终了后,按规定时间和要求编制决算。
四、预算编制管理的技术支持系统
建立覆盖预算编制管理各个环节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本系统应逐步建立5个有机结合的子系统。一是基础数据信息子系统;二是部门预算定额管理子系统;三是部门预算编报子系统;四是部门预算审核子系统;五是部门预算执行分析子系统。上述5个子系统共同为实现预算科学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从2001年起省级部门预算的编报、审核、汇总统一使用省财政厅设计的编审软件。
五、2001年省本级预算编制改革的实施步骤
2001年省本级预算编制改革实施步骤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进行清产核资,填报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基础数据,制定科学合理的公用经费成本标准定额。
2000年9月至11月,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清产核资,建立辽宁省省本级部门预算基础数据信息库,为编制2001年省级部门预算提供完整、准确的基础数据。主要工作是:对省级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进行培训和部署,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基层预算单位填报的基础数据报省财政厅审定,建立省本级部门预算基础数据信息库;成立省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成本标准定额研究测算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并邀请有关经济数学专家集中测算和确定行政事业单位分类分档公用经费成本标准定额和调整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