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体改办等部门关于黑龙江省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失效]

  (四)搞好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宏观管理。
  1、加快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各地结合社会经济、居民健康和卫生资源状况,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提出相应对策措施和实施监督评价。区域卫生规划由计划、卫生、财政等部门负责,政府其他部门要积极配合,本着行业管理,统筹规划的原则,将区域卫生规划纳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使卫生事业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2、采取多种形式,调整和控制医疗机构存量和增量。针对我省医疗资源总体上供大于求的状况,各地要搞好卫生资源的调整和合理利用。要引导大型医疗机构及人才向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和医疗服务薄弱的近郊、城镇延伸和流动,引导医疗机构的设施和富余人员向预防保健流动,引导一部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转为营利性医疗机构,特别是有一定专科特色的一、二级医院,转为营利性的专科医院。鼓励有条件的医院组建医疗服务集团或服务联合体。
  (五)改革预防保健体系。
  1、组建各市、县统一的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机构、科研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使这些机构承担起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慢性病的预防控制和突发疫情的调查处理,承担起卫生监测、检查、健康教育、科研教学等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
  2、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在预防保健方面的作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预防保健职能,使社区卫生服务组织承担起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等方面的工作,以满足社区内广大群众最基本的预防保健需要。
  (六)改革医疗机构运行机制,进行人事、工资、分配制度等项改革。
  1、扩大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营自主权。结合医疗机构的运行规律和特点,积极探索实行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有效途径。医疗机构的日常运营由以院长为首的管理委员会负责。逐步扩大公立医疗机构在人、财、物等方面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建立健全权责利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2、在公立医院机构推行并完善院长负责制。实行院长聘任制、任期制和目标责任制。
  3、深化医疗机构用人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打破身份及所有制的界限,建立自主用人、自由择业的双向选择用工制度。做到医务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
  4、改革工资分配制度。按照绩效优先。按劳分配和兼顾公平的原则,坚持收入与业绩和贡献挂钩,实行多劳多得,优势优酬的分配制度。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估和奖励制度,拉开收入差距,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改革医疗机构后勤管理体制,推行后勤服务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管理。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一是特医院后勤服务与医院管理分离,利用现有资源组建服务实体。二是组建跨区域的后勤专业和专项服务公司,在保障医院后勤需要的同时,扩大服务范围。三是将后勤工作交给社会上的专业服务公司承担。
  (七)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完u管理。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