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进一步加强与国际跨国公司的合作
目前已经在杭州投资的跨国公司,如默沙东公司、赛诺菲———圣德拉堡公司、泰尔茂公司等经过几年的市场探索,已度过创业稳定期,产品市场覆盖面越来越大,销售收入大幅增长。要继续做好服务,帮助这些公司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争取这些公司在杭扩大再投资,引进和发展新的化学专利药物和制剂新剂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加大招商力度,吸引国内厂商来杭投资
近年来,国内一些知名企业如万马集团、尖峰集团、康恩贝集团、新昌制药、国光集团、养生堂公司、祝强公司、亚克药业等相继来杭投资创业,此外还有其他行业的一些公司计划来杭投资医药业。对这些外地企业和个人,要真诚服务,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其发展。
3、继续实施“大上规模,小创特色”的方针
“大上规模”就是坚持培育集约化医药集团企业。“十五”期间,培育2一3个销售产值上50亿元的企业集团。所谓集约化集团,主要具有两个特征:一是企业具有相应规模,主导产品在市场占有较大份额;二是将开发研究、生产经营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具有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小创特色”指扶持中小企业创特色。特色小企业是相对于大集团、大公司而言,企业规模较小、资金实力较弱、决策机制活、产品有特色、发展有潜力的企业。要通过交流信息、协调关系、开展咨询、提供服务等,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经济上的“小巨人”。
4、继续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医药经济发展
一是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国际知名医药企业和有意涉足医药的国际大集团公司来杭投资;二是对有一定规模又有较大潜力的企业,如杭康药业、胡庆余堂、九源基因、艾康生物等通过创业板块或二板上市,筹集资金加速发展;三是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集聚社会资本投向我市医药行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行业整体发展。
5、加快GMP、GSP实施,改善医药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提高行业素质,促进产业升级
GMP是我国制药企业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准则,也是我国制药工业走向世界的前提保证,“十五”期间我市制药企业都必须分批逐步达到G M P要求。积极推动医药经营企业走集约化、连锁化道路,加快GSP管理规范的实施。
四、医药科技研究开发体系建设
(一)基本思路
促进企业成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主体,加强“产学研”联合机制建设,加强企业与浙江大学等在杭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鼓励通过各种渠道,引进国外科研成果,加强与国外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开放的、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动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实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