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大同市委关于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的意见
(2000年12月28日)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们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十五”计划《建议》精神,深刻认识当前国际国内发展趋势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当前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认真研究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但是,我们更要看到我市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与全国全省先进地区的差距明显拉大。形成这种发展不快的现实,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个突出的制约因素,就是我市整个经济建设的环境还不够宽松。集中反映在思想观念、政策措施、管理职能以及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市委认为,要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首要的任务是必须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为此,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取得新突破
1.牢固确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必须抓住思想观念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这一主要矛盾。要破除因循守旧、求稳怕乱的观念,树立大胆开拓、勇于创新的思想;破除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观念,增强争先发展、不甘落后的拼搏意识;摒弃碌碌无为、浑浑噩噩的状态,发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不做太平官的创业精神;克服无所适从、坐而论道的现象,开创大胆闯、允许试、不争论、求发展的局面,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发展这个主题上来。
2.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的方法、措施、形式和途径上,要进一步放开视野,拓展思路,打破一切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得;不求所管,但求发展”。结合大同实际,当前尤其要在结构创新中,使国企改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一个大的突破。彻底打破“唯成分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做到“六个不限”、“三个一视同仁”。即:不限比例,不限速度,不限数量,不限方式,不限规模,不限范围;在政治态度上一视同仁,在政策支持上一视同仁,在服务保障上一视同仁。
3.树立以经济发展大局为重,以政绩、民意为标准的选人用人观,努力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干部选用、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干部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机制。要扩大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范围,逐步推行竞争上岗、任前公示制、试用期制、聘任制、委任制和引咎辞职制。大力推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要把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不论身份、地区、所有制界限,采取市场化手段选拔任用企业经营者,真正形成不论资排辈,不求全责备,以素质论人才、重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