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以扩大党的基层工作覆盖面为重点,建立健全新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党组织,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社区属地管理,构筑社区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网络,开创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做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明显发挥,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明显加强。建立健全在职党员社区报到与服务制度。
7、突出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社区主体组织和社区成员法定代表的社会地位,强化和完善社区居民委员会为辖区单位和居民服务的职能,加强对社区群众组织、中介组织、志愿者组织、物业管理组织和其他社区组织的综合管理、协调和监督职能。建立健全社区组织体系和社区居民委员会下属专业工作委员会、居民小组和楼群墙门工作网络;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达到社区运作规范化;社区居民委员会全面推行“居务公开”,基本建立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直接民主选举制度,完善议事协商制度和“居务公开”、民主监督制度。
8、通过公开招聘、竞争择优、依法选举、培训上岗,逐步使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实现专业化,并实行任期考核制度,使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明显改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二)拓展社区服务
9、深化改革,健全体系,规范管理,拓展服务,加快发展。建立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贫困户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辖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网络,逐步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抚、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需有所应。
10、实现社区服务管理和作业分离,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兴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区服务行业,引导医疗、金融、保险、邮政单位和大型商业、服务业企业进社区设点,鼓励辖区单位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等向社会开放,促进社区服务业向网络化、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11、建立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干部、职工参加的,专职与兼职志愿者相结合的社区服务队伍,社区服务的党员参与率、居民参与率和辖区单位参与率有明显提高。
(三)加强社区治安
12、大力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工作,按照“一区(社区)一警”的模式调整民警责任区,逐步建立社区警务室,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范体系。以专业性治安力量为主,动员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群防群治工作,开展创建安全文明社区活动,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维护城市的社会稳定。全市绝大部分社区都要达到安全文明社区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