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搞好建设法律服务。要发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法制工作机构以及有关业务主管机构的作用,为管理相对人提供建设法律咨询服务。提供建设法规文本,书面解释,进行答疑。积极发展专业化的法律中介机构,为当事人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法律服务。
8、积极开展建设法制研究。要针对建设法制工作的一些重点、难点、疑点问题,组织方方面面的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研讨,尤其要充分发挥建设法制研究会的作用,充分调动建设法制工作者和法律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单位的积极性,搞好建设法制研究工作,定期表彰优秀研究成果。
㈡建设企事业单位依法经营
1、依法设立。要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条件、资质、注册登记程序和要求,依法设立建设企事业单位。
2、依法管理企业。企业领导认真学法、用法,成为企业依法办事的代头人。普法与依法管理企业工作摆上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主管领导和具体负责部门。制定普法和依法治理规划和年度计划,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措施。依法建章立制,完善内部管理规章,企业重大决策和重要活动都有章可循。普法教育坚持经常,干部职工参学率达到普法对象的90%以上,考试考核合格率达到95%以上。依法保障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和劳动权益。企业无重大违法犯罪现象,无重大责任事故。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增强。
3、依法经营。建设企事业单位要按照法定的经营种类、方式、范围、规模、标准、时间等项要求,从事经营活动。
4、依法行使经营自主权。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依法行使生产经营决策权、承包定价权、产品销售权、物资采购权、对外经营权、投资决策权、自主支配和统筹使用资金权、资产处置权、联营兼并权、劳动用工权、人事管理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内部机构设置权、拒绝摊派权等项权力。
5、依法服从管理。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服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政府部门的管理,依法纳税,依法进行年审,依法接受监督检查,依法履行其他义务。
6、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企事业单位与当事人发生的债务纠纷、质量纠纷、权属纠纷等各项纠纷,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企事业单位应当设立法律顾问机构或聘请法律顾问,签订合同和作出重大经营决策,均应请法律专家把关。
㈢从业人员依法从业
1、掌握本专业及相关的法律知识。要把学习专业法律知识作为依法从业的前提条件。
2、依法取得从业资格。规划、设计、监理、施工、装饰装修、工程造价、工程招标、房地产评估鉴定等从业人员获得执业的比例要达到95%。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