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化标准
(1)高速公路两侧路界以外每侧建设15米宽主干林带,有条件的力争逐步建成30-50米宽的绿化带。京深高速公路每侧规划建设宽50米的绿化带;京沈、京津、保津、石黄4条高速公路每侧主干林带规划最低不少于15米,力争达到30米。
(2)公路两侧各1公里范围内,完善建设农田林网。农田林网网格不强求方正化,以现有路渠为基础,每侧植树不少于1行。
(3)沿线城镇、站区绿化按照城建、铁路等有关部门的标准,因地制宜植树、种草、栽花,建成花园式城镇和站区。
(4)公路两侧的河渠堤岸绿化,应结合防汛需要,河道内岸或堤防内坡面应以草、灌为主;渠、河堤防外坡和坡脚可栽植乔木树种;渠岸顶部可栽植灌木乔木树种。
(5)公路护网内,要搞好边坡、路肩的绿化,做到花、草、灌、乔相结合,主要突出美化效果。具体实施标准由交通部门制定。
2、树种选择
绿色通道所需苗木必须是良种壮苗,苗木要分级使用,栽前定干,规格统一。主干林带苗木胸径要达到4厘米以上,其他防护林、用材林苗木胸径达到3厘米以上,经济林树种要用一级苗。
主干林带以杨、柳、椿、刺槐、银杏、秋树等名、特、稀、优乔木树种为主。在公路穿越城镇、站区出入口地段,可适当选择风景、观赏树种,如合欢、白蜡、火炬、栾树、国槐等;较低洼、易积水地段以柳树为主。农田林网和速生丰产用材林选择树种以毛白杨、中林46杨、窄冠白杨为主,条件适宜的地方可以实行果粮、林粮间作,沟渠两侧可植杨、柳或实行杨(柳)、紫穗槐混交。经济林建设依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由农民自主选择品种。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要进一步提高对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改善人民生存、生活环境,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形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增强加快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的紧迫感。要加强领导,实行行政领导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要亲自谋划、亲自组织实施,带头抓好示范样板工程。要认真检查,明确奖惩,加大目标考核力度,把工程建设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目标,逐级、逐路段明确目标任务、质量标准、时间要求。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做到适时调度,及时通报,阶段考核,兑现奖惩。
(二)增加投入,确保按期完成任务。要实行政府、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多层次、多渠道筹措工程建设资金。各级政府要把绿色通道工程作为当地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纳入财政预算。各级林业、交通、水利、城建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任务,安排相应的建设资金用于工程建设。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带苗木费由省交通厅负责解决(由省财政厅、省交通厅共同研究纳入高速公路生产运营成本),并实行经费包干。今后凡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堤坝等,都要把绿化纳入工程规划,列入工程概算。各级林业部门负责规划设计、技术指导、检查验收等费用。各级绿化委员会要把通道绿化作为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的重点地区,在沿线相对集中地段安排好义务植树基地。省财政要对京深高速公路15米至50米的绿化用地,按每年每亩100元的标准补助到有关市县,先补5年。其余占地费以及栽植、管护等费用由市县负责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