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要实现量的扩张,必须要有质的提高。当前,买方市场已经出现,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市场不断国际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增长的市场约束进一步强化,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必须通过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来实现扩张经济总量的阶段。从经济计划工作来考虑,今年要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要加大实施种子工程和品改工程力度,大范围、大面积地推广应用优良品种和适用技术,农产品良种覆盖率要达到70%以上,牧业、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3.5%,新建“三田”面积205万亩,其中吨粮田100万亩,吨糖田30万亩,万元田75万亩,抓好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业要按照把传统优势产业做强的要求,围绕企业产品创新,运用高新技术,切实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在制糖、汽车、机械、有色金属、建材、化工、轻纺、林纸、食品等行业选择一批重点骨干企业采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及现代管理技术进行改造和提高。运用政策引导,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通信、微电子、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海洋生物工程、新材料、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加快南宁、桂林、柳州三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加大综合配套力度,加强创业服务中心建设,抓好重点高技术企业,组建高技术企业集团。促进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改造和整合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今年在主要工业行业进一步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和测试技术以及数字控制技术,启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示范城市建设的试点工作。
第三,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市场竞争力。
增加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关键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力争今年有较大起色。
发挥各地优势,加快发展特色经济。今年,要按照实施“十五”计划和五大经济区规划的要求,围绕区域规划确定的各区域发展方向和重点,在年度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资金、项目布局、政策引导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各经济区发展优势产业,建设一批支撑项目,促进产业布局区域化,区域布局产业化,从而形成全区整体优势,不断扩大全区经济总量。
以加快工业化进程为重点,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在保持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亚热带特色农业,增加优质高效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生产,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发展畜牧水产业。抓好农产品流通和加工,积极发展“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经营方式,通过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引导乡镇企业推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总量的增加提供支撑。今年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抓好“三田”工程,南宁、梧州、贺州、玉林、桂林五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右江河谷现代农业试验区,农作物原种场,南美白对虾原(良)种繁育基地,瘦肉型猪原种场,良种肉牛胚胎移植技术应用工程,速生丰产林原料林基地等的建设,扶持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工业方面,抓好传统产业改造,主要是抓好柳微技改扩建、玉柴技改和新产品开发、南糖、贵糖和凤山糖业蔗渣造纸、柳江纸厂、柳州水泥厂改扩建等一批重大技改项目。抓住国家支持西部地区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机遇,努力做好工作,切实推进铝、水、电、经济林、食品、制药等一批优势产业的发展。主要开工建设平果铝二期40万吨氧化铝工程、北海高岭土选矿厂、桂林华虹光纤传输系统、北海北生生物制药工业园等工业项目。加快推进临海工业园、平果铝三期氧化铝和二期电解铝工程、百色氧化铝工程、大型纸浆厂、铝材加工、50万吨酒精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化,开工建设北海银河软件园、柳州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产业化等项目。通过培育以上工业新增长点,努力把工业总量规模做大。今年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预计提高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继续抓好旅游业、商贸运输业等传统服务业。旅游业,重点抓好北海银滩西区改造开发、南宁青秀山景区景点及配套设施、桂林阳朔遇龙河--兴坪景区和芦笛景区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商贸流通,续建防城港、北海国家粮食储备库和南宁、柳州自治区粮食储备库,新开工一批国家粮库和市场建设项目。积极发展信息、会计、律师、咨询、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总量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