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通知

  (二)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企业主体、资源共享”的原则,推进信息网络向综合化、宽带化和智能化发展。建设连接地级以上市、10千兆/秒以上速率的宽带光纤主干网,配套完善各市的局域光纤网,建立公共服务网和专业网,逐步实现信息网络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并进入办公室、家庭。推进电信、电视和计算机“三网融合”。鼓励民间资金进入信息基础设施领域,特别是区域网和用户接入网。
  (三)全面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加快信用制度、质量监督、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等保障体系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实现产业信息化。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建立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认证体系、网上支付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重点发展银行卡、网络银行、在线证券交易和其他以网络为基础的金融服务,推进商贸、保险等领域的电子交易。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传统产业生产和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借助企业资源计划、计算机集成制造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系统,推进企业实现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等内部资源的优化整合,逐步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建立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重视信息网络技术在农产品交易、农业技术推广等领域的应用,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四)积极推动社会信息化
  推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一批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基础性数据库、公益性信息资源交换中心和资源服务虚拟网。推进全社会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的计算机及网络的应用程度,在各类学校普及计算机和网络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面向居民生活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产品和网络服务。重点建设政府信息网、科技教育网、新闻宣传网、社会保障网、社区服务网、政法信息网和数字图书馆等。
  五、基础设施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重点加强高速公路网、信息网、分质供水网、天然气网、电网、地铁、轻轨、航空港、海港等“五网、两铁、两港”建设,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整体效益。“十五”期末,新增公路通车里程5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50公里,新增铁路312 公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2亿吨,机场旅客吞吐量达2682万人,航空货运量达60万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00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000万户,电话普及率达65%;新增电力装机容量1500万千瓦,新增500千伏输电线路1700公里。
  (一)加快高速公路网建设
  加大高速公路建设力度,实现2005年年底前全省所有地级市通高速公路,形成连通全部地级以上市、连接周边省区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加快以国道、省道改造为主的区域干线公路建设,形成市到县通一、二级公路,与高速公路网相互连接、相互补充、层次分明的区域干线公路网,提高公路运输整体效益。重点建设京珠线韶关小塘—广州—番禺坦尾、同三线汾水关—汕头和开平—阳江—茂名—湛江、惠来—普宁—揭阳、惠州—河源、汕头—揭阳—梅州、三水—肇庆—云浮、广州—惠东、渝湛线遂溪—山口、梅州—河源等高速公路项目。加快深港西部通道建设。继续开展珠海至香港大桥工程的前期研究。
  (二)建设以自来水直接饮用为目的的分质供水网
  在珠江三角洲及其他有条件地区的城市,有计划地建设将自来水加工后直接饮用的居民小区分质供水系统,解决1000万人口直接饮用水供水问题。条件成熟后与新丰江等优质水源的输水主管道连接,逐步形成城市分质供水网。研究和制定本省直接饮用水水质标准。
  (三)建设液化天然气主干网及相关工程
  在珠江三角洲规划建设总长度508公里的液化天然气输气主干管线,“十五”期间建设一期工程327公里,向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的居民、商业和工业供气;建设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和燃气电厂。
  (四)完善电源和电网建设
  继续实行电力建设适度超前的方针,在贯彻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积极吸纳西南各省电量的前提下,集中力量建设大型骨干电厂,加大淘汰小火电机组力度,实现“以大顶小”。加快发展燃气电厂、蓄能电站,积极稳妥发展核电,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推广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继续加强电网建设,全面完成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现城乡同网同价。积极推进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
  (五)建设广州、深圳地铁工程和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加快广州地铁二号线、深圳地铁首期等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广州地铁三号线、深圳地铁二期。规划建设以广州为中心、衔接港澳的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近期建设广州至白云国际机场、广州至佛山—顺德—番禺城际快速轨道项目。继续建设粤海铁路广东段、京九铁路龙川北至常平段复线,改造广州铁路枢纽,开工建设广深四线等工程。
  (六)建设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中心的航空港体系
  加快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及配套设施建设,巩固广州白云机场作为国内的国际航空中枢地位,形成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枢纽机场,深圳、汕头、珠海、湛江等机场为干线机场的民用航空运输体系。继续开展潮汕机场的前期工作。
  (七)建设以枢纽港为中心的港口体系
  继续发展和完善广州港、深圳港、汕头港、湛江港、珠海港等枢纽港口,重点发展大型集装箱专业化码头和集装箱运输系统,带动支线港口的发展。加快沿海枢纽港口航道整治,开辟深圳铜鼓航道,建设以西江水运主要通道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千吨级以上航道为骨干、五百吨级航道为基础的航道网。
  (八)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继续抓好北江大堤、十大堤围和重点江海堤围的除险加固和安全达标工作,提高西江、北江、东江、韩江、榕江、鉴江、漠阳江等主要江河的防洪能力,综合整治珠江八大出海口门。加快完成现有大中型水库、水闸的除险加固和灌溉配套工程。加快雷州半岛西南部治旱工程和东深供水四期工程建设,开展乐昌峡、高陂水利枢纽等工程的前期工作,开工建设潮汕水利枢纽工程。到2005年,全省大中城市防洪能力达到100年一遇,大江大河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的标准。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