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抓好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要大力促进工农一体化的发展。以特色牌、绿色牌、名优牌为目标,扩展肉类食品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网络。依托其地兴办保健食品、乳肉食品、水果、蔬菜加工保鲜、速冻、方便食品加工企业,实现农畜产品的多次增值。
(二)进一步做好开拓农村牧区市场工作
1、要把开拓农村牧区市场列入各级经贸委和商品流通主管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抓好试点地区与单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开拓农村牧区市场的工作方针和措施,精心组织实施。
2、要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畜产品种植、养殖结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扶持一批有实力、产品有市场的龙头企业发展,推动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建立与农牧民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牧民收入,增加农村牧区购买力。
3、根据农牧民生产生活需要,研究农牧民的消费特点和习惯,调整企业产品结构,为农牧民提供适用、经济、可靠的产品。
4、要大力引导城市商贸企业和供销社系统,通过连锁、代理、配送、经销等多种经营方式向农村牧区市场延伸销售网络。广开流通渠道,方便农牧民消费。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完善代理配送的范围和规模。
5、工商企业要联手开拓农村牧区市场,建立新型工商关系,充分发挥内贸和供销社流通网络健全和信息灵通的优势,利用好其现有设施和渠道,做好售后服务。
(三)抓好加入WTO的机遇,扩大对外贸易,改善服务
1、抓住机遇,大型流通企业要在引进资金、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努力改变目前仍在相对封闭、狭小的市场范围内开展业务的现状,尽快从传统商业阶段向现代流通企业转变,以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2、依托口岸优势、资源优势,扩大对外贸易,并通过基础设施、技术管理等多项服务,提高口岸效益。
3、规范管理,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协调服务。
五、进一步深化流通企业改革
一是大力发展非国有流通企业。争取到“十五”期末,我区个体私营流通企业的商品销售额能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60-70%(1999年为42.7%)。
二是积极推行新型流通经营模式。要引导社会流通企业突破传统流通业的框架,通过商品运营向资本运营、品牌经营、合资合作、参股吸纳等多形式发展,特别是具备一定实力的流通企业要不断向具有高潜质、高效益、高科技含量的其他产业、行业和领域发展,降低产业单一形成的经营风险,聚集产业优势和经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