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扶持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进一步降低流通业国有比重,加快国有商业、粮食、物资系统改制步伐,争取2003年三大系统均实现盈利。
——合理调整各类市场结构,自治区重点市场建设要取得明显进展。到2005年各类市场的年交易总额在目前161亿元的基础上实现翻一番,并争取发展成交额在10亿元规模的市场10个,20亿元规模的市场5个,30亿元规模的市场2个。
——积极推进流通现代化,加快电子商务的运用,通过协调、服务,大力推广连锁、配送、代理、贸工农一体化等新型流通形式。
——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依法行政,努力为企业创造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三、积极培育市场建设体系
一是要科学合理制定市场建设发展规划,调整好各类市场的布局,形成网络化、开放式的市场体系。
二是选择扶持一批有带动性、功能齐全、辐射面广、发展潜力大、地域性强、具有特色的市场建设项目。
三是要通过增强品牌意识、民族特色来规范传统的餐饮服务业;要把旅游、家政社区服务、金融、保险、运输、电子商务等方面与现行的服务网络联系起来,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
四是自治区和各盟市每年都要安排一定数额的市场体系培育建设资金,充分利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扩展融资渠道,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一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消费品市场、能够产生较大效益并具有发展潜力的无形市场以及地域条件特殊的市场。
五是为确保市场建设工作有序进行,要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市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协调重大问题,指导全面工作。
四、以服务为核心,大力开拓市场
有效需求不足也是我区近两年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开拓市场,扩大销售,搞好流通,仍将是“十五”期间启动消费,促进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以营销改革为突破口,抓好消费品市场
一是倡导电子商务,积极推行连锁、配送、特许经营,实现流通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是鼓励国有、私营、个体等多种形式企业或个人积极推销地方产品,提高我区名牌产品、绿色食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通过授予“营销状元”、“营销能手”等荣誉称号,培育我区的营销队伍和营销人才。
三是要从大流通的角度出发,建立新型的工商关系,充分利用流通企业现有的流通设施、营销网络、营销队伍等优势,通过联合经营发挥规模效益。
四是要研究特殊商品市场的发展,把社区家政服务、旧货置换、调剂下乡等业务发展起来,完整服务体系,拉动城乡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