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据分布集成
DCQGIS数据按层次分布集成。
基础空间数据以在市地理信息中心集中管理为主,形成在物理上整体的基础空间数据库,以便于统一制作、更新和发布。
专业空间数据以行业分布管理为主,形成各行业分布式的专业空间数据库。专业空间数据库基本的标识或标准体系要以基础空间数据库为基准,专业空间数据库由此专业相关的基础空间数据,使专业空间数据库间和专业空间数据库与基础空间数据库间,在逻辑上能够形成一个整体。
属性数据采取行业分布管理,各行业的属性数据以主题的方式建立属性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在设计中除了要求有统一的时间和空间标识要素,还应设有可控制、可授权访问的接口,以便在特殊的情况下实现跨行业属性数据资源共享。
(三)数据服务体系的形成
数据服务体系主要有数据建设服务、数据更新服务和数据访问管理三部分工作,主要内容是基本数据的提供、标准的控制、市场机制的培育。
数据建设和更新服务,对基础空间数据以政府行为的方式,以市地理信息中心为主,统一集中建设,根据应用需要,建立定期更新制度。专题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建设和更新由各责任行业按技术标准在日常工作中实时更新。
在数据建设中,需要按统一的规则,对数据进步分类、分级处理,划定内部核心数据、行业共享数据、社会服务数据。要为大范围资源共享设定基本模式,在这基本模式的基础上,采用按规则授权管理的方式实现数据访问管理。共享模式、访问规则以及相关的管理运行方式的确定,由专家组专题制定。
数据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是要形成市场化、专业化的支撑服务体系,要引导形成专业化的数据服务公司,使DCQGIS相关数据系统建设从开发、运行、服务形成全方位。
(四)数据建设基本任务
空间数据采集。应用国家测绘局现有1︰25万、1︰100万等大比例尺地理空间数据作为全市数据框架,在此基础上由测绘部门通过地面常规测绘+扫描矢量化、内外业一体化数字采集、航空摄影测量、航天遥感生产各种比例尺的空间地理信息“4D”产品。
主要行业数据信息的采集。由全市有关部门采集建库的各专业数据信息,如地下管网、电力、行政区划、交通、规划、市政、环保、土地、移民等数据和工业、农业、商贸、金融、科教等各种社会、经济、统计信息。
五、应用系统建设
(一)应用系统
DCQGIS应用系统由5项基础建设、10个重点项目、8个分类体系系统组成。
5项基础建设:基础标准制定、基础空间数据库建设、基础平台建设、基础GPS网建设、网控中心和基础网络建设。
10个重点项目:综合市情GIS建设、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置GIS系统、人口GIS系统、生态保护和环境监控GIS系统、移民管理GIS系统、重点工程建设GIS系统、基础管网GIS系统、交通GIS系统、“数字重庆”示范工程等,通过这些重点项目的建设,搭建DCQGIS的基础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