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进一步完善EDI专网建设和应用,建立市级EDI中心,全面实现海关、外贸、商检、银行、保险、港口等行业联网;开展和扩大EDI业务,并且逐步实现EDI专网与Internet联结。
(五)建立现代化综合物流配送体系
现代化综合物流配送体系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必要条件。要建立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形成面向所有网上客户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综合物流配送系统;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鼓励邮政、商业和国内外企业建立各具特色的专业物流配送机构和跨行业、跨地区、连接国内外的综合物流配送机构,逐步形成连接全市和国内外的综合性、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体系。
(六)实施电子政务、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工程,把政府部门面向社会的各种政务实现网上运行,开展网上政府信息化管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报税、社会保险、项目招投标等。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工程,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七)开展企业电子商务试点示范
企业间电子商务是我市发展的重点。大力推进工业、商贸、医药卫生、建筑等领域的电子商务实施。要在实施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企业电子商务试点示范。重点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以优化企业供销链,解决企业物流信息化的组织管理,增加贸易机会,推动企业间的低成本、高效率交易,合理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
(八)推进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结合
进行网上虚拟商厦(市场)试点,通过资源整合和开展交易服务,逐步建立商业电子商务应用体系。网上虚拟商厦(市场)的试点,应选择市场需求大、有一定网络基础和管理条件的行业(如商业、房地产、医药销售、建材、农副产品等)中进行。通过试点示范,推进商业电子商务实施。
(九)开展社区电子商务试点
选择有条件的社区或住宅小区进行社区电子商务试点,实施网上购物、社会保险、医疗服务、就业咨询、安全管理、文化娱乐等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
(十)促进信息产业发展
通过实施电子商务工程,带动我市网络产品及安全产品、网上支付产品、电子商务应用软件、系统集成软件等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
六、支撑体系和社会环境建设
(一)领导、组织体系
重庆市信息产业领导小组是全市实施电子商务的领导机构,重庆市信息产业局负责全市电子商务的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各地区、各行业、市级各部门负责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的电子商务推进工作。
(二)电子商务认证体系
电子商务认证体系建设要实行统筹规划、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监督指导。我市重点建设CQCA。市信息产业局会同市级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法律和规范对CQCA实行监督、管理和指导。
(三)安全保证体系
按照国家和我市的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信用监管体系,为电子商务发展奠定可靠的信用和安全基础。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我市在经济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有关法规和管理制度;必须采用有效的安全认证技术和加密技术,保证电子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有效性和抗抵赖性;要加强电子商务系统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使用人员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的培训。我市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职能部门要作好电子商务活动的信息安全指导、管理和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