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国际和国家发展电子商务标准与规范,兼顾与国际接轨,研究制定地方标准,在统一标准的前提下规范建设与实施。电子商务中的公共信息资源要共享,互惠互利。
(五)多开渠道,广集资金
电子商务建设资金采取政府引导、业主投入为主,广泛吸纳国内外资金,投资发展电子商务。
(六)遵守法律和安全管理的规定
电子商务的发展要遵守国家和我市的有关法律法规、安全管理等制度和规定,依法办事,有序推进。
三、总体目标
2005年,基本建立全市电子商务体系框架,形成重庆电子商务的雏形。
2010年,建成全市电子商务体系,把重庆建成为长江上游的电子商务中心。
四、基本框架
重庆电子商务体系基本框架为:基于信息港基础设施的电子商务信息交互网络平台;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网上支付体系;现代化综合性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电子商务运行支撑体系和社会环境。
五、主要任务
(一)建立电子商务信息交互网络平台
电子商务信息交互网络平台是重庆信息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完善现有信息港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逐步建成适应电子商务应用、覆盖全市的高速宽带骨干网;建成重庆电子商务网络交换中心和管理监控体系,将互联网与银行卡专网、传统EDI网、其他各种与电子商务相关的部门专网(政务、财政、金融、税务、海关、商业、贸易、邮政、安全、保密等)以及企事业单位网络连接。实现电子商务认证中心、客户、支付网关、银行卡网络等的信息交互,保证各方信息的安全、快速、准确、及时传递。
(二)建立电子商务认证体系
重庆电子商务认证体系主要包括重庆电子商务非金融认证中心(以下简称“CQCA”)和重庆电子商务金融认证中心。电子商务认证体系是解决电子商务参与方网上交易身份认证、确保交易信息安全性和完整性、保障交易活动合法、顺利进行,是实施电子商务的必要前提。
1.全市建设一个具有政府授权、公正、权威的CQCA。CQCA负责全市范围内数字证书的发放、验证和管理;负责交易双方的安全身份认证;完成跨地区交易双方进行交叉认证的衔接任务;负责根密钥和其他商用密钥的生成和管理;协助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确保密钥的管理安全可靠。
2.重庆电子商务金融认证中心的建设将根据国家统一规定进行,我市将作好积极配合和协调工作。
(三)建设Internet支付网关
支付网关是实现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的关键,其建设应在国家和地方的统一规划、协调和组织下进行,避免各家银行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信息分割。我市电子商务Internet支付网关的建设将根据国家和市的统一要求,依托重庆地区各家金融机构,形成标准统一、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地方与国家统一的支付体系。大力推进银行、税务、财政、海关、保险等的网络互联互通,逐步实现网上支付、结算、扣税和退税等业务。积极参与国内和国际间的电子商务活动。
(四)改变EDI专网运行方式,适应Internet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