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的实施意见

  三是把规模经营大户的结构调整放到优先的位置。全市现有10亩以上种粮大户近万户,经营粮田面积共38万亩。种粮大户能否迈出结构调整的第一步,在全市的农业结构调整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要通过政策扶持、信息引导、科技服务等多种措施,帮助大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使之由种粮大户变为效益农业大户。对一时难以调整种植结构的种粮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在一定时期内,各级政府仍需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帮助改善生产条件、提供技术支持、开展订单农业等形式,使其收入不过度减少。
  四是大力扶持欠发达地区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要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坚持完善领导联系点制度、部门继续结对挂钩等多种措施,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调整结构,增加农民和集体收入,加快奔小康步伐。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要与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结合起来,与农特产品的加工、流通结合起来。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劳动力的快速转移,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全市经济的平衡发展。
  五是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提高农业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实现转化增值,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带动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各级政府要加强规划和指导。发展农产品加工要立足于本地主导农产品,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企业规模,要着重发展精深加工,逐步改变以加工初级产品为主的现状,努力开发新产品,积极发展优质加工农产品。各地要有重点、有步骤地抓好市场建设,促进产销直接见面,拓宽农产品的流通渠道。要坚持和完善绿色通道政策。
  六是加快先进实用农技推广,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工作要坚持面向农村,满足当前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重点发展种子、种苗技术,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农产品贮藏、保鲜、包装技术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技术。要采用评选、命名、奖励等措施,鼓励名牌产品的生产。要制订标准,利用标准化手段引进推广优质品种和先进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鼓励各种专业技术协会和农业技术人员参与一线农业生产,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场,使之成为农业新技术实验示范基地、优良种苗繁育基地和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带动农业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三、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效益农业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规划和指导,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1、鼓励农民自主调整种植业布局,发展油料、瓜菜、花卉和其他非多年生经济作物;允许农民在耕地上建造用于种植业的大棚或温室;允许农民在不破坏耕地的条件下,发展水产养殖,种植多年生经济作物。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