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
——西部大开发,关键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中,要把职业技能培训放到重要位置,着眼于提高城乡劳动者整体素质,优化人才结构,更好地为促进就业服务。
——大力加强就业前培训、在职职工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全面实行劳动预备制培训,对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等新生劳动力在就业前普遍进行1-3年职业教育和培训,延迟新生劳动力就业年龄,提高其就业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完善企业职工在职培训制度,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大力开展再就业培训,按照国家实施的第二期
“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对全省40万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根据西部大开发中我省科技、军工、旅游、果业、能源五大支柱人才的培训,促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就业。配合山川秀美工程和劳务输出,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劳务培训,帮助外出务工人员掌握实用技能,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入WTO对劳动力素质的新要求。更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帮助劳动者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学会创新、学会创业、学会自我提高。
——加快职业培训制度改革,促进技工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坚持技工学校及各类培训机构调整改革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职业培训机构的布局结构,提高培训的现代科技含量,加快中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突出职业资格培训特色,建立职业资格培训体系,推动“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机制的形成。按照调整布局、提高层次、突出特色、服务就业的指导思想,指导和推动技工学校、就业培训中心的调整和重组,大力发展公共培训结构,争取国家投资在西安高级职业培训中心和基础上建立西部劳动力职业技能综合性培训基地。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多层次、多式样的培训。加大对发展职业培训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加以职业培训的资金投入。积极开展远程培训,依托电视网、计算机信息网等传播资源,以办学水平高的培训机构为教学源,辐射连接各培训机构以及城市的社会、居民户和农村的乡(镇)、村、户职业培训网络,为城乡劳动者提供灵活实用的培训。
——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把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在全省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按照面向市场、扩大范围、完善制度、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和质量第一,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整体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设,大力提升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程序,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制度、职业培训制度和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相互衔接,使职业资格力争“十五”末使从事国家规定职业(工种)的从业人员普遍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企业职工中高级工占职工比例不低于40%、技师和高级技师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0%。坚持职业技能鉴定的社会化管理方向,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就业准入政策为导向,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质量控制为前提,以技术支持为手段,覆盖到区县一级并能向农村延伸的职业技能鉴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