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计委提出的《吉林省“十五”期间经济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

  建设五大产业基地,培育壮大支柱产业群。围绕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建设汽车制造等五大基地。壮大汽车制造基地,推进轿车生产规模化和产品更新换代,发展红旗等民族汽车品牌;开发新一代经济型、环保型和节能型产品;发展大吨位重型汽车和各类改装车、专用车;积极调整和发展汽车零部件配套业,逐步由单件配套向系统配套转变。建设合成材料和精细化工生产基地,加快发展合成材料、精细化工、汽车化工、农用化工。建设玉米加工转化基地,加快发展变性淀粉、可降解塑料等高附加值和最终产品,培育和壮大玉米经济。培育液晶?光电子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液晶显示器及其上下游产品,以能量光电子为主的发光材料、光器件及应用整机,培育光电子产业群。创建现代中药产业基地,研制开发鹿茸生长素、人参皂甙单体等现代中药和人胰岛素等生物制剂。经过“十五”期间建设,五大产业基地发展炽次由区域性提升为全国性,其中一些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市场上形成较强竞争力。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冶金工业,控制总量,调整品种,推行清洁生产节能技术。发展特种钢材、高档炭素制品、优质特种铁合金,实施通钢100万吨热轧超薄带钢、50万吨不锈钢等项目。化纤工业,依托吉林化纤集团,建设差别化腈纶、高性能粘胶长丝等项目,创立发展名牌产品。食品工业,以粮畜加工产品、生态食品为重点,积极发展肉类及肉制品、乳制品、矿泉水、绿色食品等,创建黄龙和大成淀粉、通化葡萄酒、德大肉鸡等绿色标识名牌产品。机械工业,加快通用产品更新换代,鼓励发展农用机械、铁路客车、环保设备等产品。轻工业,突出名优新特产品,积极发展农用塑料、工程塑料、彩色胶印新闻纸、高档文化用纸等产品,实施石岘20万吨彩色胶印新闻纸、吉林15万吨低定量涂布纸等项目。建材工业,推广节能、节土、利废等新型建材,重点发展优质水泥、特种玻璃制品、装饰装修产品;合理开发非金属矿产资源,实施亚泰日产4000吨水泥等项目。建筑业,在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设计施工水平的基础上,努力拓展省内外市场。
  推进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按照规模经济发展原则,骨干企业加强与跨国公司和国内大集团的合资合作,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其通过嫁接、改造、参股、控股等形式,发展具有经济规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重点扶持一汽、吉化、森工等30个大企业集团。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原则,扶持发展科技信息型、生态环保型、加工贸易型和为主导产业配套的专业化中小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推进一批有优势、有潜质的中小企业发展为“小型巨人”企业。逐步形成以分工协作为纽带,大中小企业有机结合的产业组织结构。
  转移淘汰落后产业和生产能力。对资源枯竭的煤炭行业和资源保护的林业实行有序转移,因地制宜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限产、淘汰、关闭、兼并能耗大、污染重、技术装备落后的“五小”企业和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同时,坚决压缩和淘汰其他一般传统工业中的非优势产品和落后生产能力,限制淘汰单缸柴油机等45种落后产品和技术。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