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委颁布加快实施科教兴渝战略的决定
(2001年6月21日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一届委员会
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共重庆市委一届九次全体会议认真分析了当前形势,专题研究了科教兴渝的有关问题,并就加快实施科教兴渝战略作出如下决定。
一、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科教兴渝的总体思路
(一)正确估价实施科教兴渝战略的基本状况。自实施科教兴渝战略以来,重庆市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各类教育事业明显进步,科技实力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市科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够平衡,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一些体制性、机制性和观念性障碍没有根本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科技、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还不充分,科教兴渝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切实增强加快实施科教兴渝战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和人才竞争更加激烈。跨入新世纪,我国已开始向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加速迈进,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实施,各省区市都在争创优势,加快发展。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要顺利完成“十五”计划和江总书记交办的“四件大事”,实现重庆新的振兴,必须加快实施科教兴渝战略,充分发挥科技、教育的重要推动作用,努力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三)进一步明确科教兴渝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创新体制,扩大开放,调整结构,完善政策,营造环境,加快发展科技、教育事业,不断增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大力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重庆新的振兴。
(四)实施科教兴渝战略的奋斗目标。到“十五”期末,初步建立起现代科技、教育的基本框架。全面完成和进一步巩固“两基”任务,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积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加强学科建设,加快发展民办教育,整体教育质量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位居西部地区前列,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科技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20%,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40%;全市经济结构明显优化,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各类专门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初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结构体系,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的科教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