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海洋产业“十五”计划的通知

  (二)区域布局
  1.珠江口海洋开发带。是我省海洋开发的重点地带,范围包括惠州、深圳、广州、东莞、中山、珠海、江门7市,拥有大亚湾、大鹏湾、万山群岛等自然条件良好的海域、岸线,区内经济发达,基础条件好。因此,要全面开发港湾、航道、滩涂、旅游以及珠江口盆地海上油气等资源,重点发展海洋交运输、滨海旅游、海洋工业以及海洋服务业;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资金、人才,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逐步建成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滨海经济区。
  2.粤东临海经济带。范围包括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市,华侨众多,对外通商悠久,港口、渔业、旅游有一定基础。要发挥汕头港和“京九”铁路贯通形成大通道的优势,推动与台港、东南亚的经济合作和闽粤赣三边经济区发展,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浚港口工业区和海洋工业区,加快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粤西临海经济带。范围包括湛江、阳江、茂名三市,是我省海洋资源优越、开发程度较低的区域,也是我省科技人才较为集中的地区,具备发展渔业、海运、旅游和大型海洋工业的良好条件,拥有桂、黔、滇内陆腹地。因此要按照建成海洋综合开发区的目标,以港口经济为龙头,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工业,把粤西建成油气资源开发基地、大型石化基地、海洋渔业基地和海洋高新技术园地,成为连接西部地区主要出海通道。
  4.海岛经济开发区。海岛是海洋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兼备海陆资源特点,岛内及其周围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水产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再生资源等,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十五”期间要重点抓好南澳岛、东海岛、海陵岛、上下川岛、万山群岛、横琴岛等海岛的综合开发,建成全省海洋综合开发示范区。
  四、主要政策措施
  (一)增强海洋国土意识,为海洋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我省是一个海洋大省,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区位优势,毗邻的南海是东亚大陆边缘最大的边缘海,也是我国进入世界大洋航线、连接主要国际市场的重要通道。加快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战略高度提高对海洋经济的认识,把海洋发展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运用多种宣传工具,加大海洋开发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海洋国土意识,调动群众开发海洋和保护海洋的积极性,为海洋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二)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加快二、三产业发展
  调整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是提高海洋综合开发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十五”期间海洋产业发展的主线。因此,在进一步抓好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做到传统产业支持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提高二、三产业比重。近期重点抓好海产品的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同时,加快海洋精细化工、海洋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依托港口发展海洋工业;第三产业要以旅游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娱乐、探险等有特色的滨海旅游业,逐步实现海洋产业优化升级,为洋经济能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保证。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