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省企业信息化工程的目标和任务
(一)全省企业信息化建设总的目标。
按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要求,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推进电子商务的开展,促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全省企业信息化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年-2003年:用3年的时间,争取省内30%的企业建立自己的网站,40%规模以上的企业建立企业内部网和外部网,建立和完善各信息系统,实现企业内部资源整合,推动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向现代化方向迈进。今明两年选择一批基础较好的企业进行电子商务试点。
第二阶段,2004年?2005年:经过两年的努力,争取60%的企业具有自己独立的域名和主页或网站;70%规模以上的企业实现产品开发设计和主要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化,计划、财务、销售、库存等管理的信息化,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有明显提高;30%规模以上的企业初步开展电子商务。
(二)全省企业信息化工程的主要任务。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信息化要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内部局域网建设,在分析具体需求的基础上,选择适用的硬件设备及网络带宽,形成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内部局域网;二是外部网络建设,在确定分享内部网信息用户的条件下,提供快速的传输通道,使信息系统由简单的产、销、存查询,逐步向贸易交易系统发展;三是服务支撑体系建设,按照服务方式,选择环境支持体系类型,提供等级不同的安全保障机制,为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创造条件。
2.建设和完善企业信息系统。企业信息系统是包括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一个复杂系统。建设企业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有利于企业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资源的优化。按照国家经贸委的部署,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上市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管理样板企业、小巨人企业为重点,突出抓好四个系统的建设:一是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建立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数据、信息和背景材料,通过人机交互功能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为正确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二是财务管理系统建设。将企业日常各种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业务进行系统的、有组织的和规范的记录、分类、汇总、核算,提高企业核算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高核算工作效率;三是质量管理系统建设。以增强质量决策、质量检测、产品数据的采集、质量评价、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跟踪功能为重点,实施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四是物资采购系统建设。通过互联网建立企业公开、高效、节约的物资采购体系。通过企业重要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完善,不断实现企业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