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生态环境整治技术
水污染防治:城市污水、高浓度有机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处理技术等;大气污染防治:汽车尾气处理、脱硫脱氮、保护臭氧层、特种除尘技术等;固体废弃物处理:城市(镇)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畜禽粪便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建立生态环境建设试点;环境监测技术及仪器设备研究开发的重点是在线、快速、自动监测系统。
水土保持技术、水利信息自动化技术、水利工程建设先进技术、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城市生态林建设技术。
可持续发展科技综合示范工程及配套技术。城市建设与交通道路安全与畅通技术;生态型生活小区建设技术等。
气象减灾技术:中尺度灾害天气监测预警,海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城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
水利减灾技术:水旱灾害评估技术、实时联机洪水预报、流域洪水调度、洪涝灾害应急预案,小流域治理技术等。
地质减灾技术:重点县(市)地质灾害遥感调查,地质灾害GIS、突发性地质灾害形成条件、成灾机理、勘查、监测和防治技术等。
地震减灾技术:短期和临震地震分析预报、建筑工程抗震技术等。
(二) 重大疾病防治技术
临床医学和重大疾病防治技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重点传染病、精神疾病、老年性疾病和新生儿小儿疾病等防治技术;多器官联合移植技术和相关配套技术,干细胞培养与移植技术;环境毒性防治技术。
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技术。长效型计划生育药物研究,优生筛查新方法及其在临床应用技术。
(三) 制药技术
中药和天然药物开发。浙江道地药用植物种植资源的收集、保存和良种选育,中药材规范栽培技术,中药成份筛选、药效评价与新药开发。
新型化学合成药物研究。国家二类以上新药,罕见疾病、难治疾病的治疗新药的开发研究。
释药技术、剂型和辅料开发。研究微球剂、气雾剂、脂质体、透皮吸收制剂等控制型、靶向型药物新剂型。
生物技术药物。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等生物技术在制药领域应用、基因工程疫苗、生物芯片、基因重组蛋白质及多肽药物、天然药物、糖工程药物、发酵工程药物、单克隆抗体等。
医疗器械和生物材料。中小型诊断、治疗医疗设备和家用保健、康复理疗型医疗器械、新型医用高分子材料、合金材料、生物材料及其制品。
(四) 海洋技术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