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区水土流失治理主要以农田防风林带建设和河网整治为主。对疏林地以封育为主,部分山坡可结合景点建设采取园林化设计。
本区基础建设项目较多,城市建设步伐快。加强对建设项目引起的水土流失的防治及其监督管理是本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
(二)中部、南部低丘河谷风景资源区(Ⅱ区)
位于杭州市中南部,包括西湖区西湖乡、留下镇、龙坞镇、转塘镇、袁浦镇、周浦乡;萧山区戴村镇、许贤乡、欢潭乡、浦阳镇、进化镇、临浦镇、义桥镇、所前镇、新塘乡、来苏乡、石岩乡、云石乡、河上镇、楼塔镇;余杭区潘板镇、长乐镇、中泰乡、闲林镇;桐庐县桐庐镇、富春江镇、窄溪镇、石阜镇、凤川镇、深澳镇、洋洲乡、横村镇、方埠镇、旧县镇、莪山乡、分水镇、瑶琳镇、岭源乡、高翔乡、毕浦乡、钟山乡、歌舞乡、百江镇、东辉乡、芦茨乡、新合乡;建德市新安江镇、邓家乡、乾潭镇、钦堂乡、安仁镇、梅城镇、杨村桥镇、下涯镇、大洋镇、马目乡、洋尾乡、麻车乡、三河乡、三都镇、寿昌镇、航头镇、檀村镇、童家乡、石屏乡、大同镇、李家镇、劳村镇、上马乡、莲花镇、下包乡、姚村乡、凤凰乡;富阳市胥口镇、永昌镇、渌渚镇、新登镇、大源镇、灵桥镇、里山镇、渔山乡、东图乡、场口镇、龙门镇、环山乡、常安镇、高桥镇、受降镇、新义乡、春建乡、三山镇、富阳镇、湖源乡、窈口乡、上官乡、常绿镇;临安市锦城镇、玲珑镇、青山镇、板桥乡、三口镇、上甘乡、横畈镇。总土地面积6950.8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1.2%。
本区位于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中下游及其支流两岸和苕溪流域的下游,地貌为平原向山区过渡地带,以低丘河谷台地为主,地势自西向南、向东倾斜。较大的河谷平原有新登盆地、寿昌盆地和沿岸滩地。钱塘江干流横贯全区,其主要支流有寿昌江、分水江、渌渚江、壶源江、浦阳江,这些支流在本区汇入钱塘江。
本区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低丘区。陡坡垦植、开矿采石、疏林过度砍伐和开发建设活动是造成区内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全区水土流失面积1394.49平方公里,占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的47.5%,其中:轻度流失面积为758.32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的54.38%;中度水土流失面积470.59平方公里,占33.74%;强度以上面积165.58平方公里,占11.88%。
本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应紧密围绕风景旅游资源的保护,对不能退耕的坡耕地要加紧实现坡改梯。退耕地、疏林地、荒草地的治理宜以营造生态公益林为主,适量发展经济林果。林种搭配要合理,做到“针阔叶、乔灌草”均衡发展。
(三)西北部中低山水源涵养林区(Ⅲ区)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