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快铁路出省通道和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
加快建设广州地铁二号线、深圳地铁首期等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广州地铁三号线、深圳地铁二期。规划建设以广州为中心、衔接港澳的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近期建设广州至白云国际机场、广州至佛山—顺德—番禺城际快速轨道项目。续建粤海铁路广东段、京九铁路龙川北—常平段复线,改造广州铁路枢纽,增建广深四线,积极配合国家建设京广客运专线和洛湛通道,韶赣铁路广东段;对运量大的既有铁路进行复线和电气化改造,使运输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有明显提高。
(三)建设以枢纽港为中心的港口体系
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在调整中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主枢纽港、重要港口、中小外贸港、其它中小港的作用,形成层次分明、协调发展的港口体系,提高港口总体功能。一是加强广州、深圳、汕头、湛江、珠海五个枢纽港口建设,特别要把枢纽港大型集装箱专业化码头的建设放在突出战略地位,带动支线港、喂给港的发展。形成以枢纽港为龙头,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管理科学,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的集装箱运输系统。二是合理调整港口功能、港区功能。三是改造件杂货码头,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能力。四是加强内河港口建设,提高港口装备技术水平。五是逐步解决老港区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此外,进一步完善港口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如集疏运通道、仓储设施、物流园区等。
(四)加强枢纽港出海航道和内河航道建设
进一步浚深枢纽港出海航道,重点建设广州港出海航道二期工程,使航道水深达到-13米;开辟铜鼓航道,为深圳港西部港区服务,航道浚深至-13.5米;湛江港航道浚深达到-14.6米以及汕头港航道浚深至-11米。“十五”期末,基本完成珠江三角洲“三纵三横”骨干航道(广州港出海航道,西江下游出海航道,白泥-陈村-洪奇沥水道;东平水道,莲沙容水道及向西延伸至潭江,小榄水道)及重点航道的整治,全省建成以西江水运主要通道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千吨级及千吨级以上航道为骨干,三五百吨级为基础的三角洲航道网,并以该航道网为中心,向北江、东江等周边地区辐射,形成干支相通、江海直达的高标准内河航道网。
(五)建设液化天然气主干网及相关工程
在珠江三角洲规划建设总长度508公里的液化天然气输气主干管线,“十五”期间建设一期工程327公里,向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的居民、商业和工业企业供气;进一步完善既有输油管道系统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现有输油管道运输能力。
(六)建设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中心的航空港体系
“十五”期间重点迁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发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作为我国三大枢纽机场的作用,形成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枢纽机场,深圳、汕头、珠海、湛江等机场为干线机场的民用航空运输体系,做好潮汕机场前期工作,完善机场布局。
(七)全面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
加强交通运输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实现交通运输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网络化。“十五”期重点选择高速公路的监控、收费、快速货运系统等方面进行试点应用,逐步建设新型的智能化运输系统,大幅度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
(八)加强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的联系,进一步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