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广东省综合运输体系“十五”计划的通知
(粤府办[2001]65号)
各地级以上市、顺德市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广东省“十五”重点专项计划《广东省综合运输体系“十五”计划》业经省
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一年八月一日
广东省综合运输体系“十五”计划
目录
一、发展现状
(一)“九五”回顾
(二)存在问题
(三)形势分析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公路网建设,实现地级以上市通高速公路
(二)加快铁路出省通道和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
(三)建设以枢纽港为中心的港口体系
(四)加强枢纽港出海航道和内河航道建设
(五)建设液化天然气主干网及相关工程
(六)建设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中心的航空港体系
(七)全面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
(八)加强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的联系,进一步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
四、政策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协调交通运输发展
(二)深化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交通运输市场管理体系
(三)进一步加强各种运输方式间的衔接,大力发展综合物流系统
(四)进一步加强政策法规和监督保障体系的建设,争取各方大力支持
“十五”时期,是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奠基期,也是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按照《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编制我省综合运输体系“十五”计划。
综合运输体系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各自的技术、经济特征,在统筹规划下形成布局合理、分工协作、有机结合、协调发展、连接贯通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综合体。
一、发展现状
(一)“九五”回顾
“九五”期间,我省抓住国家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提高交通设施技术档次和综合运输效益为中心,大力加强公路、铁路、港口、航道、机场的建设,使我省运输网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综合运输能力大为增强,基本实现了省委、省政府在“九五”初期提出的“再奋斗五年,使交通运输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这一战略目标。一个以广州为枢纽,向全省各地辐射的综合运输网络已经初具规模,初步构筑了全省综合运输体系的骨架。“九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
1.网络规模明显扩大。“九五”期末,我省各种运输线路总长度比“八五”期末增长57%。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2606公里,新增1804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1186公里,新增828公里,一级公路新增2660公里,并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942公里,建成京九铁路广东段、梅坎铁路等新的出省通道;沿海及内河港口泊位达到295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26个;港口吞吐能力达39897万吨,其中:公用码头能力约占73%,货主码头能力约占27%;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3696公里,其中,3000吨级海轮航道143公里;完成湛江机场改造,全省拥有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梅县等六个能起降波音737以上机型的民航机场,2000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142万人,按高起点、高标准和高质量的要求开工建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输油汽管道里程达1536公里。预计“九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完成投资118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