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天津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住房货币分配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二)建立补充住房公积金。企业应为新参加工作的职工、新建企业应为全体职工建立补充住房公积金。2001年度,市内六区补充住房公积金最高缴存比例为30%,其他区县企业补充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不超过所在区县政府公布的最高缴存比例。
  (三)发放住房补贴。企业可对职工采取一次性发放住房补贴、按月发放住房补贴、一次性发放住房补贴与按月发放住房补贴相结合的形式,实行住房货币分配。
  四、实行住房货币分配的基本要求
  (一)职工住房补贴。企业可根据所在地区(或地段)经济适用住房平均价格、企业职工工资水平、职工购房负担水平以及住房货币分配资金量等因素确定职工住房补贴标准。企业住房货币分配,可参照所在区县机关单位标准,实行“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即对新参加工作的职工建立补充住房公积金,对无房和住房未达标职工,根据补贴资金多少,采取分期分批一次性发放住房补贴或一次性补贴和按月补贴相结合的方式。
  (二)对1999年6月30日以前参加工作的无房和住房未达标职工,发放的一次性住房补贴资金,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并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金融企业计入营业外支出);对1999年6月30日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的住房货币分配资金,以及在工1999年6月30日以前参加工作的无房或未达标职工按月发放的住房补贴和补充住房公积金计入成本(费用)。
  (三)单位住房货币分配方案,须经职代会或工会讨论通过,经主管区、县、局(集团公司)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批准,报市房改办备案后,方可执行。
  (四)单位在实行住房货币分配前,须对职工家庭住房状况进行普查,并建立职工住房档案。
  五、优先解决最低收入且住房困难职工的住房问题
  企业在实施住房货币分配时,要优先解决生活、住房困难职工的住房问题。解决生活、住房困难职工住房问题可采取租房补贴、收购旧房转为廉租房、对承租公有住房的特困户减免租金等形式。
  六、加强住房分配货币化工作的领导
  (一)住房货币分配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也是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重点。各级领导应从发展经济、保持社会稳定的高度,提高对房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党政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列入议事日程,不断解决房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企业内的房改、劳动、人事、财务、工会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房改工作。
  (二)企业住房制度改革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增加工作透明度,防止不正之风。要严肃房改纪律,加强监督检查,坚决查处房改中的违纪违规行为。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