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军区关于进一步组织发动民兵预备役部队为实现我省“十五”计划做贡献的意见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军区关于进一步组织
发动民兵预备役部队为实现我省“十五”计划做贡献的意见
(2001年8月27日)


  民兵预备役部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1993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关于组织发动民兵预备役部队为山西经济上新台阶建功立业的决定,积极组织发动民兵预备役部队参加当地两个文明建设(以下简称参建),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军事和社会效益。今后五至十年,是我省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重要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做好参建工作,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军委和北京军区党委关于参与西部大开发的指示,促进我省“十五”计划纲要全面落实,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的实际行动。为了进一步推动参建工作,组织和发动民兵预备役部队为实现我省“十五”计划做贡献,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参建工作要以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军委新时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方针为指导,着眼“战场”与“市场”的双重需要,本着立足长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改革创新,有所作为的基本思路,紧紧围绕我省“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军事、社会综合效益,开辟多种渠道,真抓实干,努力建成一大批“民兵号”示范工程项目,影响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为兴晋富民、兴武强兵做出的新的贡献。
  二、主要任务
  (一)积极参加以“八大战略工程”、“六大支撑体系”为“龙头”的经济建设。我省“十五”计划纲要确定的“八大战略工程”、“六大支撑体系”是全省经济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民兵预备役部队参建的主战场。各级要依据建设“八大战略工程”、构建“六大支撑体系”的总体要求和当地实际,明确和细化参建工作的重点与目标。城市民兵要围绕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维护城市稳定和发展城市公益事业,重点在企业的改组改制改造、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兴企,以及发展服务业、完善社区服务、实施旅游产业开发、城市改造和环境美化、完成抢险救灾应急任务等领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参建活动,做深化改革、科技创新、发展新经济的带头人。农村民兵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重点在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扶贫开发、生态环境改造、农业产业化经营等领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继续推广普及榆社经验,鼓励民兵预备役部队人员勇闯人才市场,在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科技兴农、创办实体等方面挑重担,当骨干,为振兴农村经济建功立业。要引导民兵预备役部队人员投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推动我省的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
  (二)下大力抓好区域性经济参建项目的落实。我省地理条件多样,经济基础不一,区域性经济特点很强,各地要按职责、分类型,有重点地抓好具有地域特色的参建项目。晋北、晋西北地区要突出生态环境建设,完成好北京军区赋予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和大同以北至丰镇一线乔灌草搭配防沙固沙绿色屏障工程,建成10个超过500亩的义务植树基地,重点在退耕还林、流域治理、扶贫开发等项工程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太行、吕梁山区要把扶贫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参建重点,从解决贫困群众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积极参加当地治水、改土、修路、绿化、通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参加小杂粮、干鲜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大科技、教育、文化扶贫力度,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进程。汾河中下游地区、上党盆地工农业发达地区要把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产业链延伸、旅游业开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参建主攻方向,发动和鼓励民兵预备役部队人员带头使用推广农业先进技术,研究开发接续和替代产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实现温饱型经济向宽裕型经济的迈进。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