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培养残疾人艺术人才,组织并积极参加残疾人艺术汇演活动,展示残疾人的艺术才华,为社会奉献艺术精品。
4.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指导和扶持,充分发挥各级残疾人体育协会的作用,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提高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建立残疾人运动员多级培养体系,体育院校有计划地招收、培养残疾学生,各地少年体校着力培养一批残疾少年运动员;建立1所省级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做好国内、外各项残疾人体育赛事的准备工作,争取优异成绩。
(六)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精神和物质环境,推动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生活
大力弘扬人道主义,宣传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倡导为残疾人奉献爱心,强化理解、关心、帮助、尊重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和助残为荣的社会公德意识;积极推行无障碍环境建设。
1.将扶残助残纳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大局,列入各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的重要内容。
2.坚持为残疾人服务的方向,深化“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活动,广泛开展“志愿者助残”、“红领巾助残”、“文化助残”、“科技助残”、“法律助残”等活动。
3.重视培育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舆论环境,发挥残疾人事业新闻促进会作用,宣传、文化、新闻出版等单位要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宣传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自强典型;全省市以上广播电台逐步开播残疾人专题节目;市级电视台逐步开辟手语新闻节目,其他相关栏目增加宣传残疾人事业的内容;主要报刊开辟反映残疾人事业的专栏或组织相应的征文活动。
4.贯彻实施《方便残疾人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加强无障碍宣传,在城市道路改造,公共设施新建、改建工作中继续实施无障碍设计和施工,推行方便残疾人的服务标示;开展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区和示范街活动,使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水平与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相适应,为残疾人出行和参与社会提供便利条件。
5.电视新闻逐步加配字幕,推广盲人、聋人使用的通讯设备,发展信息交流无障碍。
(七)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为残疾人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按照国家、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有关规定,依托社区委员会,建立完善残疾人组织;依托社会力量,利用社区资源,运用社区功能,解决残疾人问题;为残疾人提供社会化服务,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
1.将社区残疾人工作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建立社区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残疾人协会作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要吸收同级残联为成员单位。
2.社区各类服务机构和设施要有针对性地为残疾人提供服务,逐步满足残疾人的需求,实现资源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