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厕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各地把改厕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普遍加大了投入,并与农民的住房建设管理结合起来,有效地加快了改厕工作步伐。至2000年底,我省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为65.2%,粪便无害化处理率64.9%。
“九五”期间我省改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进展不平衡。老少边穷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些村镇,由于地方财政困难,经济基础薄弱,水资源缺乏,居住分散,改水工程耗资大,群众筹资难度大,改水工作进展较慢。全省仍有120多万农村人口饮用被污染的河涌水、塘水和公用大口井水。饮用改良大口井、小口井及手压泵井水的1600万人口仅仅停留在改水的初级阶段,水质亟待改善提高。由于饮用水源受污染等原因,部分农村面临着第二次改水。改厕工作任务仍较艰巨,全省尚有约586万农户未实现改厕。这些都与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十五”农村改水改厕计划
根据我省“十五”社会发展计划和目前农村改水改厕情况,“十五”期间,我省农村改水改厕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扩大农村自来水的覆盖面,到2005年底,99%的农村人口饮用上清洁水,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进一步加快农村改厕步伐,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力争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均达75%。
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根据各市的现状,按分类指导原则,具体要求如下:
(一)农村改水。
1、已基本普及自来水的中山、顺德、深圳、东莞、珠海、佛山和广州市,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供水管理,确保安全供水;
2、肇庆、汕头、江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90%;
3、湛江、潮州市,自来水普及率达85%;
4、茂名、云浮市,自来水普及率达80%;
5、揭阳、惠州市,自来水普及率达70%;
6、梅州、汕尾市,自来水普及率达65%;
7、韶关市自来水普及率达55%;
8、清远、河源、阳江市,自来水普及率达50%。
(二)农村改厕。
1、深圳、中山、东莞、广州、汕头和佛山市,要结合卫生村建设,继续巩固和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成果。
2、揭阳、梅州、茂名、珠海市,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85%。
3、惠州、潮州、江门、韶关市,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75%。
4、肇庆、汕尾市,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