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教育事业发展重点专题规划的通知

  二、“十五”时期重庆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一)“十五”时期重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
  1.“科教兴渝”战略的贯彻实施,将把建设经济发达、城乡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新重庆的战略重点落实到依靠教育、依靠科技上来,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使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2.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的直辖市,与东部地区相比,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总体质量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本质上是各类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差距。要在西部大开发中不断缩小重庆与东部的差距,首先必须加快重庆教育的发展,加快重庆的智力开发和人才培养。
  3.重庆是西部历史悠久的工商重镇,是全国的老工业基地,面对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接受国际国内经济合作与竞争挑战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此,必须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建立起教育和科技紧密结合,教育和科技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机制,大力培养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合作与竞争需要的新型高等专门人才,不断提高教育和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4.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随着西部经济的增长,人民收入的增加,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将更加旺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重庆乃至西部将逐步成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和投资市场,成为扩大内需,启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必将拉动重庆教育的发展,增加对人才培养的投资,教育发展的投资环境将不断得到改善。重庆教育作为知识经济的基础产业,也必将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十五”时期重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发展水平偏低。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全国为7.79年,重庆仅7.37年);全市每10万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数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为3611人,重庆仅为2802人)。
  2.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仅为2.5%;全市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为19.06%,重庆为17.39%),全市中小学有249.78万平方米危房急需改建,87.64万平方米危房急需维修。高校连续两年扩招,办学条件十分紧张,多项指标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
  3.教育资源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我市虽有29所普通高校,但没有一所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的综合大学。过去长期部门办学、条块分割形成的分散、重复、缺乏统筹的局面还有待调整理顺,高等和中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任务还很重。“十五”期间,入学高峰的压力仍然很大。
  4.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7个边远贫困县“普九”任务重,经费缺口大;城市部分地区学校教师超编,20个边远贫困县普遍缺编500人;农村小学代课教师多且学历不合格(约1.3万人)。三峡库区淹没县移民迁校445所(另有82个教育机构迁建),至今仅竣工90所(含6所新建学校),竣工面积25.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12亿元。时间紧、任务重、资金严重不足。扣除已建成学校,再扣除“十五”期间国家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工程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可覆盖部分迁建学校,资金缺口仍然很大。
  5.教育领域一些重大改革还有待不断推进和深化。中央部委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到位以后,地方统筹责任加大,高校布局调整任务十分艰巨。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亟待改革,布局调整有待继续推进,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发展。在新形势下,中小学要合理调整布局,消除危房,提升水平,提高质量和效益。要继续推进办学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社会资金投入办学。要继续深化招生考试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深化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