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企业信息化的工作重点
(一)在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推行财务管理和营销管理的信息化。
1.通过财务系统的信息化,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加快资金的周转率,降低财务成本。使出资者和管理者及时、准确地掌握经营者的资本运营及财务状况,规范经营行为。
2.通过财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立赊销审批制度、客户的资信档案制度、应收账款分类建档制度、呆坏账损失核销制度、应收账款指标考核制度等五项制度,着重按应收账款的账龄、金额大小、还款期限等方面加强监控,不断减少赊销风险和成本。
3.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程,扩大企业营销区域及效果。以信息技术手段规范企业的营销管理,保护企业利益。通过应用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库存信息、资金信息,实行以销定产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应变能力。
(二)以机电、医药及轻工行业实施信息化推进工程作为切入口,推进全市制造业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
全市不同的制造行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现状特征去确定各自的企业信息化工作重点。其中,机电行业以重型机械、船舶、输变配电设备、信息化装备、电梯、包装机械、数控机械、环保机械、热能动力设备等制造企业为重点;医药行业要紧密围绕实现中药现代化推进企业信息化,重点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产品创新、改造生产装备,改善企业管理;轻工行业则要针对众多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声誉、市场前景良好的现状,紧密结合提高名牌产品的营销手段和拓展市场来进行。重点是企业管理信息化、应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新产品设计、电子商务和生产过程自动化。
1.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对企业流程进行重组,在财务、生产、采购、销售、库存、配送、物料等环节,逐步建立起与资源计划系统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生产经营中动态的、错综复杂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和处理,对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事先计划及测算、集中控制和事后反馈,从而达到合理利用企业资源、降低库存、增加企业应变和竞争能力的目的,做到以销定产。推广应用CIMS/MRPⅡ(制造资源计划)/ERP技术,在企业内部形成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互动,使集团内企业或集团与集团之间,通过互联网络初步建立“虚拟”制造协作网。
2.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提高设计、生产能力和水平,做到设计制造一体化,零部件标准化,实现企业生产多品种、快反应、低成本和高效益。其中,机电行业要在三年内达到应用CAD的覆盖率达95%,应用CAD出图率达90%以上,60%以上的企业应用三维CAD系统进行产品设计;应用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的覆盖率达50%以上;具备数控加工中心的企业应用CAM的覆盖率达90%以上;应用PDM(产品数据管理)的覆盖率达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