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总体目标
1.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研究开发设计水平,实现创新过程电子化;改造生产工艺,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改善经营管理,实现管理方式系统化;改进信息系统,实现知识管理网络化;改变营销手段,实现商务运营电子化。使我市工业企业信息化总体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2.到2003年底,大中型企业建立内部网和企业网站的比率达到100%;企业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覆盖率达90%,大中型企业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管理系统的覆盖率达80%以上,小企业不低于30%;有一批计算机应用基础较好的企业建立较完善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现生产和管理的集成化和信息化;改进营销手段,重点企业集团应用电子商务,实现商务运营电子化和网络化。
3.建成与我市及华南地区企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相适应的,比较配套、完善的服务体系;并通过企业信息化促进广州软件产业、集成电路、移动通信、光电子等产业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二、工业企业信息化的主要任务
(一)用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改造、规范和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实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以ERP、CRM(客户关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管理体系,实现管理系统的集成化和信息化,加强企业内部网的建设,大力拓展对广域网和外部网络的利用,实现信息快速传送和网络化管理,以信息化促进管理规范化。
(二)用信息技术提高设计能力、改进制造过程,实现技术创新。要用信息技术(数控数显、变频、自控等技术)改造、提升大型连续加工工业的过程控制水平,实施程序化控制和自动化管理。用信息技术提升产品设计开发效率和工艺制造水平,做到设计、制造一体化,缩短产品设计和制造周期,增强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应变力和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三)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实现产品创新。重点抓好用信息系统集成和技术改造,提升成套设备和组合加工设备的技术“含金量”;用嵌入式软件技术(专用IC)提升工业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使主导产品从模拟走向数字,从单机走向网络,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
(四)用电子商务技术改造企业物流系统和采购、销售系统,实现企业营销创新。构筑信息技术平台,形成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支撑服务体系,推进企业信息化。
(五)推动信息产业化。开发生产移动通信、数字视听、集成电路三大产品。建设光电子产业、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制造业、软件产业三大基地。促进我市软件产业、技术服务业和数控技术等三个相关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