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实施农业高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科技行动,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大力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名、特、优、新、稀动植物基因的分子标记、分离、克隆、转移和家蚕功能基因组等生物技术的研究,创新一批特殊的遗传种质资源,争取在抗病虫水稻、玉米、蔬菜和生猪、家蚕等新品种培育上取得重大突破。加强生物农药、生
物兽药、生物肥料、基因工程疫苗和抗体以及植物、动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重点攻克生物制剂的防治效果、货架期、生产成本等产业化技术难题。“十五”期间,培育2―3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高技术龙头企业。
研究开发农业综合信息系统平台,促进市场、资源、技术、生产等信息的共享。建设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农业信息发布系统和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电子化农业技术推广系统。研究开发生猪、水稻、柑桔等主导产业的计算机农业专家系统并进行示范。加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遥测等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提高农业监测、预警与预报的能力。
(八)实施农业区域发展科技行动,发展特色农业经济。都市发达经济区要以都市农业为方向,大力研究和推广应用设施农业、创汇农业和观光农业技术,努力探索农业企业应用高新技术的新机制,显著增强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渝西经济走廊要以特色农业为重点,着力研究开发优质农产品高效生产和产后处理与深精加工等产业化技术,大力推广节水农业科技成果,促进粮油、生猪主产区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专业化、产品标准化,实现传统农业升级换代。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要以发展生态经济、妥善安置库区移民和解决农民脱贫为着力点,大力解决生态重建、防治水土流失、水质污染治理等生态建设的科技问题,改善生态、生产和生活环境:加大旅游业、高效草食畜牧业和柑桔、蚕桑、茶叶、烟草、香料、中药材、生态渔业等产业领域的综合技术研究开发,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尽快形成库区特色经济。
实施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是我市为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促进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而采取的重大决策。“十五”期间,上述三大区域要与市级相关部门、科研教学机构和企业紧密结合,围绕已经确定的百万亩优质中药材、百万吨优质柑桔、百万担优质蚕茧等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加强科技攻关,重视产业化配套技术的引进、集成、组装和推广应用,确保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持续健康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