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进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认真落实政府主导农业的原则,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切实把农村经济的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线,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发展特色农业为重点,不断提高农业的产品品质、产业素质和综合效益,推动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两个重要转变。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以及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重视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加强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改革和建设,强化农业科普宣传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重视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和推广,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农业综合开发,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四、依靠科技,振兴工业。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大投入,重点培育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环境工程三大高新技术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要深化企业改革,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快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引进、运用,推进传统工业的优化升级。要加快电子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嫁接的步伐,运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要大力支持科技人员和社会力量创办民营科技企业,加快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五、依靠科技,加快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要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围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环保科技产业。要加强环保和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运用、推广和咨询服务,促进环保和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防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建设山水园林城市。
六、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第三产业。广泛运用数字化、网络化、会计电算化等信息化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普及程度。加快实现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和金融、财税、贸易、旅游、文化等领域的信息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逐步实现贸易手段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