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加快实施科教兴渝战略的决议
(2001年9月26日重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
实施科教兴渝战略以来,我市的科技、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科技、教育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市科技、教育发展不够平衡,一些体制性、机制性和观念性障碍没有根本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科技、教育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还不充分,科教兴渝任务十分艰巨。为此,中共重庆市委作出了《关于加快实施科教兴渝战略的决定》,《决定》正确估价了实施科教兴渝战略的基本状况,明确了科教兴渝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是我市实施科教兴渝战略的一个重大举措。为了贯彻市委《决定》,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动科教兴渝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实现我市“十五”计划和办好江总书记交办的“四件大事”,真正使科技和教育成为加快我市全面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特作如下决议:
一、加快科技改革与发展,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努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几年内把我市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科技信息中心、科技商品和技术市场集散地、科技人才培养和输出基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技机构、高等院校为依托,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本途径,以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为目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各级政府要依法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和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进一步完善税贷优惠政策,支持新产品试制、中间试验、重要科学研究以及成果转化。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一步办好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区和北部新区,尽快理顺管理体制,用足用好优惠政策,使他们成为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要重视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充分发挥其在科教兴渝中的作用。要落实科普经费,加强科普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二、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创立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体制与机制。切实把教育纳入科教兴渝战略重点优先发展,纳入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统筹考虑,深化教育改革,建立教育运行新机制。进一步强化基础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坚持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培育国家一流名牌大学和知名大学。要立足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建立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培训体系。积极发展网络化和远程式教育,加强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各级政府要依法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实施教育“十大工程”,抓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和移民迁校,支持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三峡库区教育事业发展。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将素质教育贯穿教育的始终,以培养受教育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充分反映时代要求和未来需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造就更多更好的各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