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关于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广东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

  六、社会公共英语教育行动计划
  建立社会公共英语培训制度,教育部门与有关部门合作制定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英语水平测试标准、编制培训计划和教材,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各行业、部门负责本行业、本部门英语培训的组织工作,教育部门主要承担培训、考核业务。省电视台开播英语教学频道,重点播放公务员英语、商务英语、服务行业英语以及大中小学教师英语教学节目。把英语水平纳入岗位选用人才条件范围。
  七、全面推广普通话行动计划
  加快学校普及普通话工作步伐。全面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健全普及普通话检查督促机制,提高普通话在评估体系的权重。把推广普通话工作的主要力量放在农村山区。至2002年,城镇学校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农村学校基本做到在教学和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至2005年,全省所有小学毕业生基本能讲较流利的普通话。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语委规定的标准。在各行各业推行普通话等级测试制度。窗口行业要把普通话等级作为从业人员录用条件之一。各级党政部门人员日常工作全部要求讲普通话。
  八、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师资队伍行动计划
  重构师范教育体系,中小学师资培养加快从旧三级(中师、专科、本科)向新三级(专科、本科、研究生)转变;调整师范教育课程结构,提高信息技术和英语课程比重;加大信息技术专业和英语专业的师资培养规模;健全各级各类在职教师信息技术和英语的培训制度。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应用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建立教师培训网络,提升教师整体水平。继续大力引进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师,2003年,全省70%以上的中学教师、50%以上的小学教师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50%以上的中学教师、20%以上的小学教师能进行基本的英语会话和阅读。加强高校信息技术专业和英语专业师资建设。加大信息技术高级人才的引进和交流。至2003年,全省高校教师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普通高校40岁以下教师英语基本达到六级以上水平,加快部分专业用英语教学步伐。

为保证八项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要采取以下几方面配套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做好规划。省教育厅成立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英语教育领导小组。高校和各市、县要结合教育“十五”规划的制订和实施,调整和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英语教育规划和实施步伐,并加强对实施行动计划的督导和检查。
  二是多渠道筹措经费。省将研究制订贫困地区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资金筹措办法,各市、县要根据本地的财力状况,结合布局调整和薄弱学校改造,适当安排信息技术教育和英语教育经费。鼓励省属行政事业单位及发达地区将更新的旧电脑及语音设备无偿支援贫困地区,提倡相邻或相近学校共建电脑课室和语音课室,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同时,采取与企业合作等办法,多渠道筹措教育信息化经费。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