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运输市场体系,运输结构趋于合理,形成多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套的快速客运系统和货运系统。进一步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建成以铁路、航空、高等级公路。干线航道为骨架,港口、车站。机场为节点,中心城市为枢纽的水陆并举、干支相连,并贯通全省、连接国内、通向世界的交通网络。进一步优化运输结构,广泛运用新科技,发展便捷、高效、环保的运输方式,提升城际都市区和城乡公共运输水平,提供完善的公共交通设施和服务。
对商贸流通、发通运输、邮政通信等传统服务行业进行系统整合和优化重组,构筑物流运输和物流信息两大平台,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合理、技术装备先进、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型物流企业,大力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积极利用邮政网络,加快速递业的发展。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枢纽的高效物流网络。
(二)信息服务业
加快建设高速、宽带、大容量的信息网络,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专业化、精品化、个性化、规模化为方向,改造提高传统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网络服务业。顺应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推进电信、有线电视和计算机的三网融合,开发各类公益性和商用大型数据库,加快系统集成,创办电子图书馆,着力拓展电子商务、电子家务、在线数据处理、远程教育和医疗、综合与专业信息、可视会议等网络增值服务。建设电子政府和电子社区,提供网络公共服务。加快发展一批网络接入服务商(ISP)、信息内容服务商(ICP)和信息应用提供商(ASP)。发展农业、农村信息网站,提升行业、企业、市场等一批特色专业网站。
(三)文化传媒业
传承河姆渡、良渚、吴越和南宋等历史文化精髓,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浙江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整合文化资源,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发展广播影视、音像电子、新闻出版、文化娱乐、工艺美术等产业群。逐步实现以资本为纽带,促进相关行业的互相融合,组建若干个具有规模优势和竞争实力的文化产业集团。积极培育和开拓文化市场,努力开发适应不同文化消费群体需求的文化产品,培育浙版图书、美术书法、印学和地方艺术剧种的市场竞争力。规范发展广告业,提高广告的文化内涵,逐步建立结构合理、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广告信息传播和市场营销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杭州西湖文化广场、宁波三江文化长廊等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加强文物保护,重视发挥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等大众性文化设施的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传播渠道和经营方式,逐步建成以城市为中心、覆盖全省的文化传媒网络。
(四)旅游会展业
|